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7家银行再融资5280亿定增优先股可转债各有侧重
  日前,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分别公告260亿元可转债发行和140亿元定增计划;上海银行200亿元优先股发行随后也获银监会核准;加上银行市净率(PB)估值接近1倍,上市银行再融资逐渐进入投资者视线。
  从A股和H股合计39家上市银行看,除国有大行、华夏银行和今年新上市银行外,大多于今年公告或完成再融资计划,合计融资总额5280亿元。其中,新增再融资主要通过优先股、可转债、非公开发行(定增)完成。
  招商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认为,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与净资产收益率(ROE)两个维度看,除部分已有充分预期的中小银行外,上市银行并不存在板块性质的大面积股权再融资需求,“从预期差的角度,上市银行的股权再融资已是‘完成时’”。
  股权类融资压力不大
  随着业务发展及坏账的增加,银行核心资本不断被消耗,加上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带来的持续资本补充压力,以及巴塞尔协议Ⅲ过渡期临近结束,商业银行“补血”频频。
  按相关规定,定增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先股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可转债在转股后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一级资本得到补充也将带动资本充足率的整体上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或完成2440亿元优先股发行计划,另有8家银行计划或已发行合计1640亿元可转债,6家银行披露或实施合计规模近1200亿元的定增计划。
  国泰君安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认为,在前期资本消耗过快、近期因监管从严而可能补提资本的背景下,银行确有增资需求,但近期行业基本面稳中向好,ROE稳中有升,长期看不用担忧再融资严重摊薄收益。
  马鲲鹏则称,在当前“控总量”的监管方向下,银行依靠资产扩张拉动业绩增长的时代已结束,对资本金的依赖显著下降。他认为,“随着风险加权资产增速的放缓,预计上市银行的股权再融资需求将更小”。
  除股权类融资外,今年已有约60家银行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用以补充二级资本,累计发行规模达1789.73亿元,同比增长70.94%。此外还有数家银行计划发行逾1500亿元二级资本债。
  可转债定增各有侧重
  从今年上市银行情况看,原16家A股上市银行中,除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外的其余银行在核心资本补充渠道上存在分化:仍处于破净状态的股份行较多选择发行可转债;家城商行及部分PB1倍以上的股份行,则较多通过定增补充核心资本。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股价对核心资本再融资选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处于破净状态的上市银行如果进行定增,发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对机构的吸引力不大。“不过随着近期银行板块上涨,银行股估值回升,股权融资在市净率上的阻碍有望解除。”
  北京、宁波、南京3家PB高于1倍的城商行选择定增,则较多出于自身资本充足水平和监管政策方面的考虑。3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位列A股上市银行后列,核心资本补充的压力比较大,但是监管层考虑到他们可转债发行额度太大,所以非常慎重。”一位资深银行业研究人士称。
  马鲲鹏认为,可转债和定增之间,上市银行的偏好差异不大。今年很多银行本质上都偏好可转债,因为可转债补充资本金没有那么快。
  优先股继续受宠
  A股次新股城商行倾向通过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数据显示,去年A股上市的4家城商行均已披露优先股发行计划,合计募资规模达550亿元。
  “其实所有银行都有发行优先股的需求,因为有其他一级资本需要补充,但是按照相关规定,只有境内上市银行发行的优先股才能在交易所转让,包括H股上市银行、新三板挂牌银行、非上市银行在境内发行优先股都只能在新三板挂牌转让,所以这些城商行在上市之后,会尽快安排优先股发行。”一家城商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
  H股上市银行由于大面积破净,加上H股定增募集资金有限,对股价影响也较大,因此亦选择发行优先股补充资本。数据显示,目前有7家H股上市银行已披露优先股发行预案,发行总额1240亿元。
  一家H股上市银行高管认为,一方面,这是H股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下的融资选择;另一方面,中资银行出于优化资本结构和补充渠道、提升境外影响力等考虑,需要补充美元负债。“从实际发行情况看,中资银行境外优先股70%~80%境内投资者认购,这对融资成本的降低、优先股市场表现稳定性均有正面影响。”马传茂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