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上市银行比拼私行业务
企业服务与子女教育成发力点
在A股25家上市银行中,涉足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已经从13家扩容到18家。
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热情,来自于中国家庭财富的快速增长。胡润研究院于9月5日发布的《2017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大中华区600万资产家庭比去年增长6.3%达460万户,其中八成在中国大陆。大陆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每1.4万人中有1人是亿万富豪。
中小银行梯队式进驻
在最新统计的银行系榜单中,私行业务新晋者包括常熟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去年同期,上述银行披露的资料中还未有私人银行的踪迹。
中小银行在私行业务方面起步晚,专业人才则显得相对缺乏,目前也多以专属理财产品为主。一位中小银行私行业务人士介绍,中小银行私行产品普遍比大行产品收益率高1-2个点,对于普通客户相对也有吸引力。
上海银行披露,该行为私行客户提供专属融资贷款服务,在资产配置和投资方面提供现金管理、理财定制、固定收益、私募基金等产品,并且通过传承类、高保障类保险及家族信托满足客户家族财富管理、分配和传承的需求。此外在健康、出行、生活等增值服务也均有所布局。
尽管国有大行、股份行依靠网点优势和客户基数在私行业务方面布局早,但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分布广泛,对于当地银行专属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
反观其他已在私行业务领域耕耘多年的银行,上半年增速普遍放缓。华东某私行人士表示,此前该地区各行私行业务增速普遍在20%以上,但上半年都未超过10%。该人士分析,中小银行一定程度上分走了部分蛋糕。
管理资产规模上,招商银行仍然稳坐头把交椅,客户数(1000万元门槛)达到63985人,比去年末增长7.43%,管理资产17936亿元,增长8.08%。工行紧随其后,客户数(800万元)和资产规模分别为77200人和13300亿元,分别增长10.10%和9.90%。已披露相关数据的私人银行客户数和资产规模平均增速分别为10.06%和10.33%。此前动辄30%以上的增速已经难见,多家银行也选择不披露或模糊披露相关业务情况。显示私行业务正逐步从快速扩张期向精耕细作转变。
企业服务与子女教育成发力点
仅有10家银行披露了在私行业务方面的具体布局。
统计各行业务关键词发现,8家提到跨境资产配置,家提到家族传承业务,两项业务显然已经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标准配置。
胡润报告指出,千万资产家庭中55%是企业主,20%是金领,15%是炒房者,10%为职业股民。而成为亿万富翁,靠给企业打工(金领)已经很难达到。其中75%为企业主,15%为炒房者,10%为职业股民。
多位私行业务负责人表示,仅靠售卖高收益理财产品仍是私行业务的初级阶段。高净值人士多为企业主,帮助其企业发展是私行业务的重要一部分,而且这些客户家庭资产与企业资产往往界限不清晰,也要尽早进行规划。这也是私行业务的主要发力方向。
宜信好望角咨询总裁詹慧敏表示,在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十多年里,家长对子女海外教育经历了从继承家业到尊重子女兴趣的变化历程。早期有企业家要求孩子也选择化工、机械乃至牙科专业,希望子女归国继承企业。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倾向于子女选择金融、商科,因为未来可以参与企业管理或者为家庭资产进行投资。
不过,当下的高净值人士更尊重子女兴趣,比如艺术、哲学或是金融领域的细分学科等都会选择。詹慧敏称,“高净值人士不再希望孩子成为继承家族产业的工具,而希望他们成就自己的人生。因此未来对于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无论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机构。”王晓孙美琦
在A股25家上市银行中,涉足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已经从13家扩容到18家。
银行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热情,来自于中国家庭财富的快速增长。胡润研究院于9月5日发布的《2017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大中华区600万资产家庭比去年增长6.3%达460万户,其中八成在中国大陆。大陆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每1.4万人中有1人是亿万富豪。
中小银行梯队式进驻
在最新统计的银行系榜单中,私行业务新晋者包括常熟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和上海银行。去年同期,上述银行披露的资料中还未有私人银行的踪迹。
中小银行在私行业务方面起步晚,专业人才则显得相对缺乏,目前也多以专属理财产品为主。一位中小银行私行业务人士介绍,中小银行私行产品普遍比大行产品收益率高1-2个点,对于普通客户相对也有吸引力。
上海银行披露,该行为私行客户提供专属融资贷款服务,在资产配置和投资方面提供现金管理、理财定制、固定收益、私募基金等产品,并且通过传承类、高保障类保险及家族信托满足客户家族财富管理、分配和传承的需求。此外在健康、出行、生活等增值服务也均有所布局。
尽管国有大行、股份行依靠网点优势和客户基数在私行业务方面布局早,但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分布广泛,对于当地银行专属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
反观其他已在私行业务领域耕耘多年的银行,上半年增速普遍放缓。华东某私行人士表示,此前该地区各行私行业务增速普遍在20%以上,但上半年都未超过10%。该人士分析,中小银行一定程度上分走了部分蛋糕。
管理资产规模上,招商银行仍然稳坐头把交椅,客户数(1000万元门槛)达到63985人,比去年末增长7.43%,管理资产17936亿元,增长8.08%。工行紧随其后,客户数(800万元)和资产规模分别为77200人和13300亿元,分别增长10.10%和9.90%。已披露相关数据的私人银行客户数和资产规模平均增速分别为10.06%和10.33%。此前动辄30%以上的增速已经难见,多家银行也选择不披露或模糊披露相关业务情况。显示私行业务正逐步从快速扩张期向精耕细作转变。
企业服务与子女教育成发力点
仅有10家银行披露了在私行业务方面的具体布局。
统计各行业务关键词发现,8家提到跨境资产配置,家提到家族传承业务,两项业务显然已经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标准配置。
胡润报告指出,千万资产家庭中55%是企业主,20%是金领,15%是炒房者,10%为职业股民。而成为亿万富翁,靠给企业打工(金领)已经很难达到。其中75%为企业主,15%为炒房者,10%为职业股民。
多位私行业务负责人表示,仅靠售卖高收益理财产品仍是私行业务的初级阶段。高净值人士多为企业主,帮助其企业发展是私行业务的重要一部分,而且这些客户家庭资产与企业资产往往界限不清晰,也要尽早进行规划。这也是私行业务的主要发力方向。
宜信好望角咨询总裁詹慧敏表示,在服务高净值客户的十多年里,家长对子女海外教育经历了从继承家业到尊重子女兴趣的变化历程。早期有企业家要求孩子也选择化工、机械乃至牙科专业,希望子女归国继承企业。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倾向于子女选择金融、商科,因为未来可以参与企业管理或者为家庭资产进行投资。
不过,当下的高净值人士更尊重子女兴趣,比如艺术、哲学或是金融领域的细分学科等都会选择。詹慧敏称,“高净值人士不再希望孩子成为继承家族产业的工具,而希望他们成就自己的人生。因此未来对于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无论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机构。”王晓孙美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