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诚信制度建设须提速升级
《半月谈》9月6日刊登徐文婷、张曦的文章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募捐事业快速发展,网络募捐逐步进入公众视野。由于成本低、传播快、受众广、效率高,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然而,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却频频成为别有用心者谋利的工具。假孤儿骗捐、“知乎女神”自导自演骗15万元、佛山夫妇筹集善款后晒旅游照、杨某谎称父亲死亡骗10万元等事件不断被曝出,“卖惨”圈钱的事实伤害了社会信任,削弱了公众参与慈善的信心。
一位网友向记者透露,自己身边就有人一面利用网络捐赠为女儿治病,一面花不少钱装修房子。他认为,参与捐赠的人都是真诚的,他们希望捐出去的钱能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如果这份真诚被亵渎,肯定会感觉“很受伤”。
据介绍,现阶段我国网络募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律法规空白、发起人主体资格模糊、事件真实性难以辨别、善款的使用和管理不透明等。“对网络捐赠缺乏有效监管,使得其成为部分人诈骗的手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郑书耀说。
专家认为,如果仅仅由互联网平台审核求助信息,那么由于网络本身信息流动快、隐蔽性强的特点,加上网络管理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措施,很难保证不发生骗捐、诈捐行为,造成爱心被滥用,社会诚信被破坏。
然而,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却频频成为别有用心者谋利的工具。假孤儿骗捐、“知乎女神”自导自演骗15万元、佛山夫妇筹集善款后晒旅游照、杨某谎称父亲死亡骗10万元等事件不断被曝出,“卖惨”圈钱的事实伤害了社会信任,削弱了公众参与慈善的信心。
一位网友向记者透露,自己身边就有人一面利用网络捐赠为女儿治病,一面花不少钱装修房子。他认为,参与捐赠的人都是真诚的,他们希望捐出去的钱能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如果这份真诚被亵渎,肯定会感觉“很受伤”。
据介绍,现阶段我国网络募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律法规空白、发起人主体资格模糊、事件真实性难以辨别、善款的使用和管理不透明等。“对网络捐赠缺乏有效监管,使得其成为部分人诈骗的手段。”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郑书耀说。
专家认为,如果仅仅由互联网平台审核求助信息,那么由于网络本身信息流动快、隐蔽性强的特点,加上网络管理缺乏制度化和规范化措施,很难保证不发生骗捐、诈捐行为,造成爱心被滥用,社会诚信被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