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当前中国居民的银行信贷风险有多高
□易宪容
  这几年中国居民信贷(抵押贷款及其他各类贷款)增长幅度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实在是非常罕见。2016年国内居民住宅购买金额达到近10万亿元(创历史最高记录),而住房信贷增长达6.5万亿元,增长幅度达到50%以上。而在2017年1-7月中国的住宅销售额同样增长5.7万亿元,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下降到了个位数,但居民信贷消费贷款1-8月份超过1万多亿元,也出现了成倍的增长。
  也就是说,政府无论采取何种限制住房购买的政策,中国的住房投资者都会有办法来破解这些购买住房限制政策。当各个城市限制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时,不少居民则通过消费贷进入住房市场。目前不少城市正在筛查居民的消费贷是否进入房地产市场,这只是后知觉而已。
  而国内居民银行债务快速增长,当然可能会给房地产市场整个经济增长注入短期的动力,但国内居民的银行信贷风险可能大幅增长。
  因为,随着国内居民债务快速增加,居民偿还债务的负担会越来越重,这不仅会对国内居民的未来消费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也会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平衡增长。还有,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来就没有经历过周期性调整,因此国内居民也就无法体验及经历“消费者信贷周期”所带来风险。而这不仅对中国金融业及银行业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也对住宅投资者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永远上涨的神话肯定会破灭。国内居民为何会出台这样多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仍然要千方百计地涌入房地产市场,就在于他们幻想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只会上涨而不会下跌。
  当然,国内居民银行信贷风险快速增长,最为重要的与中国人口结构有关。就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而言,到目前为止,城市与农村这种二元化的结构至今没有打破。而对于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来说,他们参与这一波房地产投资炒作的人所占的比重不高。如果把农村人口不计算在住房投机炒作的范围内,那么中国居民的银行信贷的债务风险就得上升一倍了(农村居民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不会低50%)。
  还有,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近两年进入这一波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住房购买者,又主要是有房者为主导,其所占的比重不会低于80%,而且住房持有越多,越是有更强烈的动机利用银行信贷进入房地产市场。而在这些人口当中,1980-2000年出生人所占的比重为绝大多数。也就是说,从中国居民银行信贷的总量与GDP的比重来说,与其他国家相比,其比重看上去是不会太高,但是真正落实这一波购买住房者的群体上,其银行信贷债务所占的比重肯定会十分惊人。
  可以说,只要房价在上涨,国内居民银行信贷债务集中于少数人的风险根本就不会暴露出来,但是只要房价下跌,或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周期性调整,那么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估计往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可能会出现巨大的改变,通过房地产市场炒作获得暴利的时代可能会结束。到这个时候,国内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全面的调整,房价回归理性也是必然。如果这种情况出现,这些过度杠杆及银行负债过高的居民其信贷风险会越来越高。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