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年,将防风险进行到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落下帷幕,此次会议受到了空前关注。即将到来的2018年不仅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中国要怎么做?这次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部署已经非常清晰地给出了答案。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过去我们习惯于给每年的会议一个定调。2013年是紧,2014年是松,2015年是松,2016年是紧,但2017年真的不一样。从三个特殊的实际情况出发,明年的政策基调既不是紧缩,也不是宽松,而是没有基调。如果非要给今年的会议提炼一个基调,那就是“防风险”。今年会议和往年最大的区别是,不只部署了未来1年的八个重点任务,还锚定了未来3年的三大攻坚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12月初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前剧透,但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攻坚战的重要性。这不是短期内抑制资产泡沫那么简单,而是要在长期内“将防风险进行到底”。
防的是什么风险?会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金融风险。不管是地产、实体还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根子都在金融,核心是管住不合理的杠杆。对企业来说,不要脱离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利用过度的杠杆支撑过于庞大的资产。对个人来说,不要用现金贷去买房,也不要滥用自己的信用,征信将更加严格。对金融机构来说,通道业务将成为历史,牌照将越来越规范,游离在监管之外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将被清理。对政府来说,不要变相融资,不要明股实债,不要承诺回购,政府举债的歪门邪道将被彻底堵死。
一切的宏观政策也要为防风险服务,但防风险在不同的场景之下有着不同的含义。第一种场景:如果经济开启新周期,增长和通胀明显上行,那么防风险意味着政策收紧,抑制经济过热。第二种场景:如果经济回到老路,增长和通胀大幅下行,那么防风险意味着政策放松,维护经济底线。第三种场景:如果经济波动不大,小幅下行或者小幅上行,那么防风险意味着保持货币财政政策的定力,把重心放在监管和整顿上。不管从经济的客观情况还是这次会议的主观信号来看,第三种场景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这种场景对各类资产市场意味着什么?过去几年基本每年催生一个大类资产泡沫,2014的债,2015的股,2016的商品和地产,2017的货币,但现在投资会比较纠结,很难说哪一大类资产好,整体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产周期。从股票市场来看,既没有无风险利率大幅下行带来的水牛,也不是经济复苏带来的全局性盈利牛,行情依然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结构性牛市,一是传统行业的产能整合和集中度提升,定价权强的龙头企业(也就是这次会议所说的排头兵企业)受益。二是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除了这两类优质公司,其他的公司将更多的成为僵尸股,有点类似香港。从债券市场来看,没有大的机构配置盘,没有大幅恶化的经济基本面,也没有宽松的金融监管,很难有趋势性机会,交易层面只能做波段,配置层面只能精选个券。从外汇市场来看,经历过一轮连续的贬值和升值之后,市场已经比较均衡,央行的态度也不再激进,真正的双向波动已经开始。全球来看,欧元英镑偏强,人民币强势稳定,美元日元偏弱。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总体处于紧缩周期,没有机会,但长期来看,核心城市(尤其是新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依然是最好的保值资产之一,各个城市、地区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大。
					
					
					
					
					
                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过去我们习惯于给每年的会议一个定调。2013年是紧,2014年是松,2015年是松,2016年是紧,但2017年真的不一样。从三个特殊的实际情况出发,明年的政策基调既不是紧缩,也不是宽松,而是没有基调。如果非要给今年的会议提炼一个基调,那就是“防风险”。今年会议和往年最大的区别是,不只部署了未来1年的八个重点任务,还锚定了未来3年的三大攻坚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12月初政治局会议已经提前剧透,但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攻坚战的重要性。这不是短期内抑制资产泡沫那么简单,而是要在长期内“将防风险进行到底”。
防的是什么风险?会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金融风险。不管是地产、实体还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根子都在金融,核心是管住不合理的杠杆。对企业来说,不要脱离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利用过度的杠杆支撑过于庞大的资产。对个人来说,不要用现金贷去买房,也不要滥用自己的信用,征信将更加严格。对金融机构来说,通道业务将成为历史,牌照将越来越规范,游离在监管之外的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将被清理。对政府来说,不要变相融资,不要明股实债,不要承诺回购,政府举债的歪门邪道将被彻底堵死。
一切的宏观政策也要为防风险服务,但防风险在不同的场景之下有着不同的含义。第一种场景:如果经济开启新周期,增长和通胀明显上行,那么防风险意味着政策收紧,抑制经济过热。第二种场景:如果经济回到老路,增长和通胀大幅下行,那么防风险意味着政策放松,维护经济底线。第三种场景:如果经济波动不大,小幅下行或者小幅上行,那么防风险意味着保持货币财政政策的定力,把重心放在监管和整顿上。不管从经济的客观情况还是这次会议的主观信号来看,第三种场景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这种场景对各类资产市场意味着什么?过去几年基本每年催生一个大类资产泡沫,2014的债,2015的股,2016的商品和地产,2017的货币,但现在投资会比较纠结,很难说哪一大类资产好,整体上是一种结构性的资产周期。从股票市场来看,既没有无风险利率大幅下行带来的水牛,也不是经济复苏带来的全局性盈利牛,行情依然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的结构性牛市,一是传统行业的产能整合和集中度提升,定价权强的龙头企业(也就是这次会议所说的排头兵企业)受益。二是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除了这两类优质公司,其他的公司将更多的成为僵尸股,有点类似香港。从债券市场来看,没有大的机构配置盘,没有大幅恶化的经济基本面,也没有宽松的金融监管,很难有趋势性机会,交易层面只能做波段,配置层面只能精选个券。从外汇市场来看,经历过一轮连续的贬值和升值之后,市场已经比较均衡,央行的态度也不再激进,真正的双向波动已经开始。全球来看,欧元英镑偏强,人民币强势稳定,美元日元偏弱。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总体处于紧缩周期,没有机会,但长期来看,核心城市(尤其是新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依然是最好的保值资产之一,各个城市、地区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