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一带一路”投融资空间超10万亿美元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城市综合开发、产业发展、并购重组、物流、贸易、跨境电商等方面存在大量投融资机会,仅基础设施一项,未来5年就存在10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该行11月30日举办的2017“一带一路”投融资高峰论坛上表示。
  对于中资银行而言,“一带一路”建设将带来多大机遇?目前,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未来银行业发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在论坛上,与会专家及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带一路”蕴含巨大投融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到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将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这带来了巨大的投融资需求。”洪崎引述数据表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经济总量达23万亿美元,即使基建投资每年相当于GDP的10%,未来5年也将有10万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而作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中资银行在支持中国企业、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共荣贡献力量。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商业银行针对“一带一路”需求整合境内外资源,在跨境贸易及投资并购、全球授信、投资银行、现金管理等领域大有可为。
  “在商业层面提供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大有可为。”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何亚非强调,“我国现在和沿线国家就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已经设计和规划了一系列合作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通过金融服务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拓宽融资渠道,获得资本积累,实现资金总量的扩张,是支撑和保障这些项目顺利落地的必要条件。”
  中资银行加快项目储备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银行责无旁贷。”洪崎强调。
  中资银行正在积极布局。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已有9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62家一级机构,越来越多的中资银行提出进一步增加机构设点、完善相关金融服务的设想,拟综合利用新设机构、战略并购、投资入股、提升现有机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等多种方式,扩大和完善布局。
  笔者注意到,一些股份制银行近年来在相关项目储备和创新产品服务上动作频频:民生银行储备项目17个,光大银行储备项目10个,相关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矿产、农业等领域。同时,包括民生银行在内的一些股份制银行,在中资企业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创新性地推出包括项目咨询、交易谈判、财税结构设计、跨境产业撮合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有效推动了民企融资难等问题的解决,也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合作伙伴。
  洪崎进一步表示,未来,民生银行还将围绕“产供销消”各环节的金融需求,搭建“一带一路”线上供应链金融合作平台,降低境外融资成本,改善经营生态和金融生态。同时,紧抓科技进步机遇,不仅向科创企业推出“投联贷”等模式,还将致力于推进数字化的智慧银行建设。葛明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