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佛像市场繁荣真赝辨别有招
“金人长丈,顶有光明”,金人当即鎏金佛像,顶有光明,自然就是佛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项光或说背光,即头上所笼罩的光环。这个物件成了判断早期美术品上出现的人物形象是否是佛教内容的重要标志和依据。而无论从史籍记载还是考古遗物发现,佛像早在东汉即传入我国并有佛像遗留是无可争议的。
至于在我国当代现于拍场的佛像,也许可以追溯到1994年首度出现在翰海古董专场上的那两尊佛像。另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则是2006年,那一年随着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佛华普照——Speelman收藏重要明初鎏金铜佛》,神秘而美好的藏传佛教艺术,被带到普罗大众眼前,全球佛教艺术品市场步入繁荣。
随即佛像艺术品板块市场行情稳中有升,2015年秋至2016年秋中间的三次大拍是直线上升阶段,从约8.3亿元提至12.29亿元的成交总额。2017年佛教艺术品春拍成交总额逾10亿元,而到了秋拍,国内外佛造像专场同样表现不俗。
只要有市场,历代都会出现仿制高手。鉴定佛像真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看材质。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一样的,元代以前的铜佛一般都用青铜,也有一些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了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其次是看面相、体型和服饰。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是有许多变化的,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起就变得稍瘦一些;最后是看款式。款式是指古董佛像本身所固有的文字资料,比如铭文和题记等,对收藏者在鉴别佛像真伪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张井言
至于在我国当代现于拍场的佛像,也许可以追溯到1994年首度出现在翰海古董专场上的那两尊佛像。另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则是2006年,那一年随着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佛华普照——Speelman收藏重要明初鎏金铜佛》,神秘而美好的藏传佛教艺术,被带到普罗大众眼前,全球佛教艺术品市场步入繁荣。
随即佛像艺术品板块市场行情稳中有升,2015年秋至2016年秋中间的三次大拍是直线上升阶段,从约8.3亿元提至12.29亿元的成交总额。2017年佛教艺术品春拍成交总额逾10亿元,而到了秋拍,国内外佛造像专场同样表现不俗。
只要有市场,历代都会出现仿制高手。鉴定佛像真假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首先是看材质。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一样的,元代以前的铜佛一般都用青铜,也有一些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了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其次是看面相、体型和服饰。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是有许多变化的,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起就变得稍瘦一些;最后是看款式。款式是指古董佛像本身所固有的文字资料,比如铭文和题记等,对收藏者在鉴别佛像真伪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张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