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保持“稳中向好” 需有效应对"稳中有变"
《理论视野》第9期刊登全国政协
委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赵长茂的文
章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今
年前7个月经济形势可以用“运行总体
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加以概
括。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出现
“稳中有变”新情况。稳中有变之
“变”,一方面体现在中美贸易战升级
对我国出口和引进外资造成不利影
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差;另
一方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显现,今年
以来投资和消费增速下降,完成全年
目标任务的难度加大。
为应对“稳中有变”,我国积极的财
政政策已有更加积极的表现,稳健的
货币政策已向适度从松调整。需要指
出的是,这些都不意味着宏观调控方
向的改变,更不意味着新一轮投资扩
张、货币放水或新一轮“强刺激”的开始。当下的政策调整,并非宏观调控转向,而是既定框架下应对“稳中有变”的适应性调整,意图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因此,在宏观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度”的把握,财政政策必须积极而不失度,货币政策应当宽松而不失控。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资金“补短板”,使更多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防止一些地方借机盲目扩大投资,把资金引向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非理性上涨。
委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赵长茂的文
章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今
年前7个月经济形势可以用“运行总体
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加以概
括。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出现
“稳中有变”新情况。稳中有变之
“变”,一方面体现在中美贸易战升级
对我国出口和引进外资造成不利影
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差;另
一方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显现,今年
以来投资和消费增速下降,完成全年
目标任务的难度加大。
为应对“稳中有变”,我国积极的财
政政策已有更加积极的表现,稳健的
货币政策已向适度从松调整。需要指
出的是,这些都不意味着宏观调控方
向的改变,更不意味着新一轮投资扩
张、货币放水或新一轮“强刺激”的开始。当下的政策调整,并非宏观调控转向,而是既定框架下应对“稳中有变”的适应性调整,意图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因此,在宏观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度”的把握,财政政策必须积极而不失度,货币政策应当宽松而不失控。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资金“补短板”,使更多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防止一些地方借机盲目扩大投资,把资金引向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非理性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