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金融体系弹性增强运行稳定
  本报讯(记者宋菲菲)11月2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对2017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报告》认为,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报告》显示,分行业看,银行、保险、证券行业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盈利能力相对稳定,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稳健,但各行业均暴露出了一些风险点,亟需通过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性建设补齐短板,积极应对。
  据了解,央行自2012年起开始针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稳定压力测试,并在《报告》中披露测试结果。本次压力测试显示,银行体系整体抗冲击能力较强,对整体信贷风险恶化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信用风险是主要风险来源,市场风险影响有限;非债券类投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贷款、表外业务等领域风险需引起关注。
  以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为例,《报告》认为,近年来,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17年底,总规模达6.74万亿元,约占全部公募基金规模的58%。货币市场基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问题。2016年底,部分货币市场基金出现集中赎回压力,并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流动性产生冲击;基于互联网的采用实时申购赎回机制的T+0货币市场基金迅速发展,存在流动性风险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央行在总结前期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整合资源,启动了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工作。
  《报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央行完成了对4327家金融机构的首次央行金融机构评级。评级结果为1级至2级的76家,占比1.91%;级至7级的3473家,占比87.5%;级至10级的420家,占比10.58%,其中235家为农村信用社、109家为村镇银行、67家为农村商业银行。评级结果分为1级至10级,级别越高表示机构的风险越大。
  此外,在防范金控集团野蛮生长风险方面,《报告》认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部分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起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投资控股了多家、多类金融机构,形成一批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征的集团,其中,一些金融控股集团野蛮生长,体量大,业务杂,关联风险高,但监管缺失,可能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为促进金融控股公司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