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四十年的文学进程:
革新、拉伸、裂变与重生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文学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
  1978-1988:革新期
  被称为“新时期”的“后文革文学”是从1978年卢新华的《伤痕》发端的。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1982)是非常典型的“伤痕+反思”作品。来自“文革”的伤痛(包括当时生产的臭弹),对“走后门”的批判,对老区人民与老干部的颂扬,包裹着中越战争的热潮,给现实最强力的抚慰与弥合。
  从1978年开始的“新时期”,李泽厚关于“五四”以来“救亡压倒了启蒙”的论断几乎成了知识界共识。有评论家指出,“新时期”文学有两个主词,“先锋”,“寻根”。其实这两股潮流都建立在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与文化激进、快速的引进和吞食基础之上,试图创造出新的文学体验与文学表达。
  1989-1997:拉伸期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1997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
  1月,王朔去了美国。从《渴望》开始,到《海马歌舞厅》《编辑部的故事》,再到《我爱我家》《甲方乙方》,王朔为这些热门火爆的影视剧担任策划与编剧。另一方面,在19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中,王朔作为一个拒绝崇高、拥抱俗世的符号而被高度赞扬或大加挞伐。这种热度与反差,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面对转型时内心的焦虑。
  在市场的光照之下,一部分先锋作家幡然醒悟,余华、苏童、叶兆言一转身成了“新历史小说”的主力,在对历史的重新叙述中,结合传统叙事技巧与现代怀疑精神。
  4月11日,作家王小波逝世。王小波受西方文化特别是自由主义的影响,并将这种资源重新和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密切对接。其作品对中国社会精神生活,有着惊人的影响力。
  紧接着是汪曾祺,逝世于5月16日。汪曾祺的重要性在于他完成了现代文学跟当代文学之间的打通。他在1991年曾有言:“我认为本世纪的中国文学,翻来覆去,无非是两方面的问题: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继承民族传统与接受西方影响。”还应该提到汪曾祺对现代汉语的改造。他让人知道如何用白话写出直接中国传统、又带着西方文学基因的现代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的传统,在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的手里,被拉伸得更为宽阔。
  1998-2008:裂变期
  2008年,麦家在其小说《暗算》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说过一句话:“在2000年以前,江山其实已经定格了,现在我是要另立山头。”《暗算》获得茅盾文学奖,说明一向以深度化、高尚化为追求的传统文学生产机制,正在放下身段。而在2007年,中国作协招收的新会员中包括了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作家引发不小争论,但文学体制向新的文类、新的作者、新的资源开放的态势已经势不可挡。
  2007年的文学阅读被媒体总结为“男盗女穿”,纸贵一时的《鬼吹灯》《盗墓笔记》《梦回大清》《步步惊心》销量惊人。而跨门类作品,无论是韩寒的博客文字,还是《明朝那些事儿》,打动人心的法宝,仍然离不开文学的元素。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当代文学正在发生裂变,不同的亚文化群落形成封闭的生产-消费循环。
  2007年,德国汉学家顾彬将“现代文学”(1919-1949)比为“五粮液”,而将“当代文学”比为“二锅头”。8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认同顾彬的看法。细究公众对当代文学的愤怒,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对于文坛体制的抨击;二是对于市场化文学的厌恶。文学应该承担社会公义吗?作家应该追求高雅格调即成为“灵魂工程师”吗?市场应该成为文学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吗?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慢慢地飘散在风中。
  2009-2018:重生期
  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媒体不无反讽地提及旧事:2009年莫言小说《蛙》在上海首发,出版社担心人气不足,请了郭敬明来“站台”。会后莫言称与郭敬明“并无交情”。这也可以看作是两种文学体系仍然“并无交情”。
  中国的乡土社会正在迅速瓦解,乡土文学的主潮已经转换为都市视角的“回乡手记”。
  非虚构写作的影响力与传播度越来越强,基本替代小说描绘世情的功能。
  刘慈欣的《三体》为中国科幻小说赢得了雨果奖与世界声望,《三体》的文学价值却为诸多评论家所诟病。然而,这正是文学新时代的某种表征:小说的衡量标不再以语言或人物为首选,而是让位给了想象力与宏大结构。但追求高度的写作并未绝迹。《繁花》同样因2015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而声名大噪。
  这十年的中国,文学远远说不上衰退。中国有超过200万的注册写手,每天产生超过1亿字的文学内容——这还没有算上诸多充斥着文学元素的影视剧本、公号文章、非虚构叙事。正是在诸种文学形态的并行与冲撞当中,中国当代文学始终闪耀着精神的魅力,与重生的希望。杨早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