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以“减证”推“简政”
随着简政放权措施的逐步推进,曾经摆在企业面前的多项证照事项已经翻篇。近日,央行发布通知提出,在分批试点的基础上,2019年底前完全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这一举措对企业和银行有哪些影响,“宽进”是否意味着风险管控标准的降低?
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涉及企业运营的各类证照进入“多证合一”时代。随着简政放权措施的逐步推进,曾经摆在企业面前的多项证照事项已经翻篇。如今,企业开办银行账户曾必不可少的行政许可被取消。2月12日,央行发布《关于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通知》提出,在分批试点的基础上,2019年底前完全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落实“放管服”要求
开户许可证是由央行核发的开设银行基本账户的凭证。而对企业而言,基本账户只能有一个,而且是企业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主办账户。
实际上,取消企业账户许可正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强调并要求优化企业银行开户服务,2019年修订《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将银行开户核准改为备案。
其实,自去年6月11日起,央行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已在江苏省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两地试点推行。
今年这项政策将由试点推广到全国。央行此次发布的《通知》表示,自2019年2月25日起,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地区范围由江苏省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扩大至江苏省、浙江省。其他各省(区、市)、深圳市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工作。但是,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应经财政部门批准并经人民银行核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述《通知》内容显示,境内企业在银行办理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业务,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人民银行不再核发开户许可证。银行完成企业基本存款账户信息备案后,账户管理系统生成企业基本存款账户编号,以此代替企业基本存款账户核准号使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认为,企业根据正常经营活动的需求开立银行账户,以前开立银行账户往往要经过审批,经过人民银行同意才能去开,以后可以直接交给银行,银行来帮助企业做备案,企业不需要做太多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取消银行账户许可是双赢之举。对于银行来说,开立账户更加便捷、流程更短并且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对于企业来说,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
宁波银行运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开户许可证是人民银行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出的一项便民政策,也是优化企业开户、改进账户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增便利、控风险
简政放权的目的是要释放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由于企业银行账户是企业开展运营、融资等活动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不仅开户许可证不再作为企业办理其他事务的证明文件或依据,更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这对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截至2018年12月末,试点地区商业银行共为企业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4.56万户,其中小微企业2.64万户,企业开户在1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
而上述《通知》规定企业银行结算账户,自开立之日即可办理资金收付业务,突破了此前需满3个工作日的期限限制。
一位来自城商行运营部的负责人表示,以后企业的开户总体时效将大幅提升,或将由之前的三天缩减为一天,且账户即开即用,将极大方便企业客户的资金使用。
但“放开”并不意味着“不管”,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后,企业开户交由商业银行负责,银行就要全面独立承担账户管理的责任,企业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水平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企业账户管理的质量。
这会出现怎样的风险呢?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不排除出现个别银行为了想拉存款、抢客户放松开户审核,违规开立账户,或者部分企业违规开立、出租、转借、出售账户,而银行由于缺乏核实企业身份的有效手段,导致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
此前,范一飞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取消企业账户许可工作要坚持“两个不减”。一方面,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建立优化企业账户服务长效机制,做到企业开户便利度不减;另一方面,要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做到风险防控力只增不减,账户管理全周期、全流程加强。
对于进一步防范风险,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建议,一方面,需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企业信息披露,完善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比如企业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应借助信息科技技术,完善风控手段和工具,加强对企业账户和资金流向的监管。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行政许可、实行“宽进严管”要求,央行在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企业银行账户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张艳芬
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涉及企业运营的各类证照进入“多证合一”时代。随着简政放权措施的逐步推进,曾经摆在企业面前的多项证照事项已经翻篇。如今,企业开办银行账户曾必不可少的行政许可被取消。2月12日,央行发布《关于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通知》提出,在分批试点的基础上,2019年底前完全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落实“放管服”要求
开户许可证是由央行核发的开设银行基本账户的凭证。而对企业而言,基本账户只能有一个,而且是企业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主办账户。
实际上,取消企业账户许可正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强调并要求优化企业银行开户服务,2019年修订《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将银行开户核准改为备案。
其实,自去年6月11日起,央行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已在江苏省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两地试点推行。
今年这项政策将由试点推广到全国。央行此次发布的《通知》表示,自2019年2月25日起,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地区范围由江苏省泰州市、浙江省台州市扩大至江苏省、浙江省。其他各省(区、市)、深圳市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工作。但是,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应经财政部门批准并经人民银行核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上述《通知》内容显示,境内企业在银行办理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业务,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人民银行不再核发开户许可证。银行完成企业基本存款账户信息备案后,账户管理系统生成企业基本存款账户编号,以此代替企业基本存款账户核准号使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认为,企业根据正常经营活动的需求开立银行账户,以前开立银行账户往往要经过审批,经过人民银行同意才能去开,以后可以直接交给银行,银行来帮助企业做备案,企业不需要做太多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取消银行账户许可是双赢之举。对于银行来说,开立账户更加便捷、流程更短并且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对于企业来说,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
宁波银行运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取消开户许可证是人民银行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出的一项便民政策,也是优化企业开户、改进账户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增便利、控风险
简政放权的目的是要释放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由于企业银行账户是企业开展运营、融资等活动的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不仅开户许可证不再作为企业办理其他事务的证明文件或依据,更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这对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截至2018年12月末,试点地区商业银行共为企业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4.56万户,其中小微企业2.64万户,企业开户在1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
而上述《通知》规定企业银行结算账户,自开立之日即可办理资金收付业务,突破了此前需满3个工作日的期限限制。
一位来自城商行运营部的负责人表示,以后企业的开户总体时效将大幅提升,或将由之前的三天缩减为一天,且账户即开即用,将极大方便企业客户的资金使用。
但“放开”并不意味着“不管”,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后,企业开户交由商业银行负责,银行就要全面独立承担账户管理的责任,企业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水平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企业账户管理的质量。
这会出现怎样的风险呢?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不排除出现个别银行为了想拉存款、抢客户放松开户审核,违规开立账户,或者部分企业违规开立、出租、转借、出售账户,而银行由于缺乏核实企业身份的有效手段,导致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
此前,范一飞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取消企业账户许可工作要坚持“两个不减”。一方面,服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建立优化企业账户服务长效机制,做到企业开户便利度不减;另一方面,要坚持防范金融风险,做到风险防控力只增不减,账户管理全周期、全流程加强。
对于进一步防范风险,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建议,一方面,需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企业信息披露,完善金融、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比如企业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应借助信息科技技术,完善风控手段和工具,加强对企业账户和资金流向的监管。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行政许可、实行“宽进严管”要求,央行在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企业银行账户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张艳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