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最大罚单超过600万元
监管重治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
  2019年刚刚开年,中国银保监网站陆续披露银保监系统各级罚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2日,各级银保监机构披露的739张银行业罚单合计罚款1.78亿元。其中,各级银保监局共披露的罚单为152张,罚款5488.78万元;地方银监分局共披露罚单587张,罚款1.23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罚单数量大幅增多,但是金额却一定程度下降。受罚对象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甚至外资银行。处罚范围涉及,理财、信贷、票据、信披、挪用资金、合规等等,其中违规流入楼市的情况依然屡禁不止。
  最大罚单超过600万元
  2月12日,河南银保监局鹤壁分局给出该局今年第一张罚单,某国有银行鹤壁分行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罚款8万元。
  而在2月11日,梧州监管分局、玉林监管分局、百色监管分局和崇左监管分局则一口气开出5张罚单。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监管力度自2017年以来一直不断加大,处罚过程中体现出行业内存在公司治理不足,风险控制不够等问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金融行业依旧会处于严监管的大趋势之下。
  概括罚单处罚因由,信贷资金流入楼市的顽疾依然存在。
  1月18日,深圳银保监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华润深国投信托因房地产开发二级资质审查不符合要求等行为,被罚款46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50万元,合计罚没610万元。这也是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公布的最大罚单。
  除此之外,1月22日,武汉农村商业银行领到湖北银保监局的罚单。处罚事由有:违规通过非标债权投资为房地产企业融资;自营资金与理财资金未进行风险隔离,自营资金通过多项资管计划承接本行理财资金投资风险;贷后管理不尽职,导致信贷资金回流至借款人账户。三项合计处罚115万元。
  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行业,是体现监管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必要前提。虽然造成近年来楼市价格持续上涨甚至疯长的因素很多,但银行资金、影子银行资金持续大量流入楼市,“助力”房价飙涨功不可没,不管是房企还是购房者都在不断叠加金融杠杆。虽然政策三令五申,201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涉房贷款的罚单一直没有“断供”过。
  “从盈利的角度来看,银行本身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目前实体经济下行,短期内能够取代房地产支柱地位的产业暂时还不明确,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可以说是最好的资产,因此虽然监管三令五申,但是银行也总是想法设法打擦边球,和房地产沾上边,为房企输血。”一位房地产业界人士表示。
  首付贷违规屡禁不止
  违规给房企房贷的同时,也不断给购房者加杠杆,首付贷的身影若隐若现。
  2月1日,江苏仪征包商村镇银行的罚单内容显示:因违反支付规定、消费贷款被挪用于支付购房款,罚款人民币25万元。
  阳江银保监分局公布的2019年1号罚单显示,某国有银行阳江分行因消费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20万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流动资金贷款和消费贷款的本意,其实是支持企业短期流动性经营资金需要,以及个人消费资金的需要。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去泡沫的攻坚阶段,各类资金的涌入,不但会拖延市场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也会让调控政策大打折扣,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一家股份制银行个贷部负责人也表示,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却拿去付购房的首付,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虽然银行也会要求客户提供消费的流水,杜绝资金挪于首付贷,但防不胜防。叶麦穗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