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科创板“跟投”细节出炉 	
					
										
										  虽然科创板项目须保荐机构跟投这一要求早已确定,但相关跟投的比例和细则却是一直悬而未决。上交所近日发布文件对此进行了明确,各路保荐机构疑惑的这一问题终于落地。跟投制度细则对券商提出哪些要求,对资本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能否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4月16日晚间,上交所发布《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这意味着,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新股配售经纪佣金等科创板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
《业务指引》共计7章67条,对战略投资者家数、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新股配售经纪佣金、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定价配售程序等作出规定。
多方面保障跟投制度实施
科创板相关规则出台后,券商跟投制度引发舆论热议。在最新发布的《业务指引》中,上交所将券商跟投的比例范围明确为2%-5%,且规定了跟投股份锁定期。
所谓券商跟投,即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相关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其他相关子公司,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并对获配股份设定限售期。在《业务指引》中,上交所明确参与跟投的主体,并明确了跟投比例。规定保荐机构使用自有资金承诺认购的规模,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5%的股票,至于具体比例则根据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分档确定。其中,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5%,但不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不足2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4%,但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发行规模20亿元以上、不足5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3%,但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发行规模50亿元以上的,跟投比例为2%,但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跟投绑定了保荐机构的风险和收益,这样保荐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将更加谨慎。在潘向东看来,这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除明确跟投比例外,对于券商跟投股份,上交所也设定了锁定期。要求跟投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期限长于除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外的其他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科创板券商跟投的具体比例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是两年的锁定期超出市场预期。付立春进一步表示,这不光会对定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也会让保荐机构在选择项目时更加谨慎,对投资价值的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次引入“绿鞋”制度
《业务指引》对战略配售投资者的数量、资格、禁止事项、披露要求等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具体来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4亿股以上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30名;亿股以上且不足4亿股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20名;不足1亿股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10名。
同时,参与本次战略配售的投资者不得参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发行与网下发行,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未参与战略配售的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某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王骥跃表示,参与战略配售就不能参与网下发行,无锁定期和认购规模之间只能选一个,无锁定期的“诱惑”可能更大些。“锁定1年不一定比前5天无涨跌幅挣得多,战略配售可能会有破发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业务指引》称,科创板首次引入“绿鞋”机制的设置,即设置超额配售选择权,以稳定新股价格,同时对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规定,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
同时,新股配售经纪佣金收取比例为新股获配金额的1%的规定借鉴了香港市场经验。
“引入新股配售经纪佣金的制度,有助于引导主承销商在定价中兼顾发行人与投资者利益,平衡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关系,加大对投资者的报价约束,促进一级市场投资者向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上交所表示。
加剧券商行业分化
近期券商在申报科创板项目的同时,也在纷纷启动再融资,这被市场认为是增资另类子公司以备后续跟投所需。在一些券商投行内部人士看来,券商跟投仍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压力。
不过在大券商眼中,压力就是动力。“公司层面有些压力,不过跟投比例高的话,反而对我们有利,质量好的项目会过来。”北京某一线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
一位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则认为,“先拿到一个指标”更重要。
同时,此次跟投制度对跟投比例做出的区间规定,业内仍在观望其具体金额上限。“整体来看,对券商还是比较宽松的,不过区间里估计也会弹性控制,初期或者市场低迷阶段可能会高一点。”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王骥跃认为,按不同规模设定跟投比例,对上市后流通盘影响较小,对保荐机构的跟投压力也较小。临界点附近,上还是下会是投行和发行人的博弈点。
更长远的影响已经产生了。对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上交所表示,有利于改变行业生存状态和价值链结构,推动证券公司行业以投行业务为中心,打造核心竞争力。
上交所同时提到,从宏观上看,有利于迅速做大证券公司行业,充实证券公司资本,加快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证券公司,改变同质化竞争的市场格局,催生真正经过市场洗礼、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一流投资银行。
“小券商原来可以挖人拉资源,现在只有人不够,还得有钱。”上述中小券商内部人士表示。
除了跟投制度之外,券商还面临一些科创板重要课题,如定价询价。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内部或将采取全新的业务模式:企业上市的全生命周期——PE、投行、配售、研究所、托管——的大部分流程甚至全流程均由一个券商包揽。周楠
					
					
					
					
					
                4月16日晚间,上交所发布《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这意味着,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新股配售经纪佣金等科创板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
《业务指引》共计7章67条,对战略投资者家数、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新股配售经纪佣金、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定价配售程序等作出规定。
多方面保障跟投制度实施
科创板相关规则出台后,券商跟投制度引发舆论热议。在最新发布的《业务指引》中,上交所将券商跟投的比例范围明确为2%-5%,且规定了跟投股份锁定期。
所谓券商跟投,即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相关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其他相关子公司,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并对获配股份设定限售期。在《业务指引》中,上交所明确参与跟投的主体,并明确了跟投比例。规定保荐机构使用自有资金承诺认购的规模,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5%的股票,至于具体比例则根据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分档确定。其中,发行规模不足1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5%,但不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不足2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4%,但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发行规模20亿元以上、不足50亿元的,跟投比例为3%,但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发行规模50亿元以上的,跟投比例为2%,但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跟投绑定了保荐机构的风险和收益,这样保荐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将更加谨慎。在潘向东看来,这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除明确跟投比例外,对于券商跟投股份,上交所也设定了锁定期。要求跟投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期限长于除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外的其他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科创板券商跟投的具体比例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是两年的锁定期超出市场预期。付立春进一步表示,这不光会对定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也会让保荐机构在选择项目时更加谨慎,对投资价值的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次引入“绿鞋”制度
《业务指引》对战略配售投资者的数量、资格、禁止事项、披露要求等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具体来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4亿股以上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30名;亿股以上且不足4亿股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20名;不足1亿股的,战略投资者应不超过10名。
同时,参与本次战略配售的投资者不得参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发行与网下发行,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未参与战略配售的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某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王骥跃表示,参与战略配售就不能参与网下发行,无锁定期和认购规模之间只能选一个,无锁定期的“诱惑”可能更大些。“锁定1年不一定比前5天无涨跌幅挣得多,战略配售可能会有破发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业务指引》称,科创板首次引入“绿鞋”机制的设置,即设置超额配售选择权,以稳定新股价格,同时对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规定,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5%。
同时,新股配售经纪佣金收取比例为新股获配金额的1%的规定借鉴了香港市场经验。
“引入新股配售经纪佣金的制度,有助于引导主承销商在定价中兼顾发行人与投资者利益,平衡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关系,加大对投资者的报价约束,促进一级市场投资者向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上交所表示。
加剧券商行业分化
近期券商在申报科创板项目的同时,也在纷纷启动再融资,这被市场认为是增资另类子公司以备后续跟投所需。在一些券商投行内部人士看来,券商跟投仍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压力。
不过在大券商眼中,压力就是动力。“公司层面有些压力,不过跟投比例高的话,反而对我们有利,质量好的项目会过来。”北京某一线券商投行部人士表示。
一位中小券商投行人士则认为,“先拿到一个指标”更重要。
同时,此次跟投制度对跟投比例做出的区间规定,业内仍在观望其具体金额上限。“整体来看,对券商还是比较宽松的,不过区间里估计也会弹性控制,初期或者市场低迷阶段可能会高一点。”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王骥跃认为,按不同规模设定跟投比例,对上市后流通盘影响较小,对保荐机构的跟投压力也较小。临界点附近,上还是下会是投行和发行人的博弈点。
更长远的影响已经产生了。对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上交所表示,有利于改变行业生存状态和价值链结构,推动证券公司行业以投行业务为中心,打造核心竞争力。
上交所同时提到,从宏观上看,有利于迅速做大证券公司行业,充实证券公司资本,加快培养一批有竞争力的证券公司,改变同质化竞争的市场格局,催生真正经过市场洗礼、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一流投资银行。
“小券商原来可以挖人拉资源,现在只有人不够,还得有钱。”上述中小券商内部人士表示。
除了跟投制度之外,券商还面临一些科创板重要课题,如定价询价。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内部或将采取全新的业务模式:企业上市的全生命周期——PE、投行、配售、研究所、托管——的大部分流程甚至全流程均由一个券商包揽。周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