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互联网小贷有望迎来统一管理 	
					
										
										  继互联网小贷暂停批设后,由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批设并监管的两百多家互联网小贷公司,有望迎来统一的管理办法。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监管正酝酿统一的互联网小贷监管办法,不过尚在讨论阶段。 
划定自然人借款上线
报道称,正在酝酿的互联网小贷监管办法对互联网小贷借款人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的借款人为自然人的,上限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借款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上限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从监管精神上看,互联网小贷的这几个监管要点与P2P、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的监管原则如出一辙,提高准入门槛,净化行业空间,把实力弱小的机构排除在外,小机构去做助贷等辅助性业务,核心持牌业务交给实力雄厚的机构来做。”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此外,统一同一类型金融牌照的监管标准,如借款上限的要求等,以消除不同牌照间的政策套利空间;通过小额分散的要求,让互金机构真正聚焦普惠金融,而非去做影子银行业务的通道或载体。
此次监管办法还特别提到了,争取两年内将互联网小贷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某互联网小贷相关人士表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网络贷款“鱼龙混杂”,许多消费者贷款的目的也非常不一致,如果进入征信,会对消费者的金融贷款或消费行为产生约束力,对于整体的信用贷款运作有好处。从网络小贷机构的角度来说,也希望能够进入到这样的一个体系内。
明确杠杆率
在注册资金方面,消息显示,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杠杆倍数3-5倍;且不允许线下放款。
据了解,目前存在的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普遍在3亿元-5亿元左右,杠杆倍数均在2.3倍-3倍左右。
网络小贷的杠杆率问题此前也引发过行业关注。2019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前主席肖钢在政协会议“支持发展互联网小贷公司满足普惠消费信贷需求”的提案中也提到,与消费金融牌照相比,互联网小贷牌照权限较低——资金渠道少、杠杆限制大。肖钢认为,目前互联网小贷公司监管沿用传统小贷的监管政策,使得行业发展难以得到针对性支持。
某业内人士表示,提高互联网小贷杠杆倍数,也会对网络小贷机构资金运营成本带来相应的要求,对于那些正规的本身就按照相关监管条件严格要求自己的机构来讲,肯定是好事,净化市场。对本身有一些打擦边球,资金来源杠杆率比较大的机构也势必会提高风险率,遇到监管方面的成本压力。
网络小贷批设数量减少
网络小贷牌照因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产业链、大数据等多重优势迅速拓宽市场、增加新的利润空间一度成为各路资本争夺的对象。调查显示,与2017年市场低迷相比,目前网络小贷牌照叫价高达亿元,已涨了近三倍,中介费也普遍在150万-600万元之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小贷牌照并非万能牌照,放贷能力受限,而且整体行业在走下坡路。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言,网络小贷牌照就是一座围城,有牌照的想卖出去,没牌照的想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共批设了261家网络小贷公司(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243家完成工商登记。从网络小贷公司成立时间来看,2016年开始网络小贷牌照数急速增加,2017年呈爆发性增加,2017年全年批设成立的网络小贷数达到124家,超2016年及之前批设的网络小贷牌照总数,不过,2018年网络小贷批设总数明显大幅下降,仅有3家,主要原因是网络小贷公司监管政策的收紧。
孟凡霞
					
					
					
					
					
                划定自然人借款上线
报道称,正在酝酿的互联网小贷监管办法对互联网小贷借款人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的借款人为自然人的,上限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借款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上限原则上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从监管精神上看,互联网小贷的这几个监管要点与P2P、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的监管原则如出一辙,提高准入门槛,净化行业空间,把实力弱小的机构排除在外,小机构去做助贷等辅助性业务,核心持牌业务交给实力雄厚的机构来做。”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此外,统一同一类型金融牌照的监管标准,如借款上限的要求等,以消除不同牌照间的政策套利空间;通过小额分散的要求,让互金机构真正聚焦普惠金融,而非去做影子银行业务的通道或载体。
此次监管办法还特别提到了,争取两年内将互联网小贷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某互联网小贷相关人士表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网络贷款“鱼龙混杂”,许多消费者贷款的目的也非常不一致,如果进入征信,会对消费者的金融贷款或消费行为产生约束力,对于整体的信用贷款运作有好处。从网络小贷机构的角度来说,也希望能够进入到这样的一个体系内。
明确杠杆率
在注册资金方面,消息显示,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5亿元,杠杆倍数3-5倍;且不允许线下放款。
据了解,目前存在的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普遍在3亿元-5亿元左右,杠杆倍数均在2.3倍-3倍左右。
网络小贷的杠杆率问题此前也引发过行业关注。2019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前主席肖钢在政协会议“支持发展互联网小贷公司满足普惠消费信贷需求”的提案中也提到,与消费金融牌照相比,互联网小贷牌照权限较低——资金渠道少、杠杆限制大。肖钢认为,目前互联网小贷公司监管沿用传统小贷的监管政策,使得行业发展难以得到针对性支持。
某业内人士表示,提高互联网小贷杠杆倍数,也会对网络小贷机构资金运营成本带来相应的要求,对于那些正规的本身就按照相关监管条件严格要求自己的机构来讲,肯定是好事,净化市场。对本身有一些打擦边球,资金来源杠杆率比较大的机构也势必会提高风险率,遇到监管方面的成本压力。
网络小贷批设数量减少
网络小贷牌照因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产业链、大数据等多重优势迅速拓宽市场、增加新的利润空间一度成为各路资本争夺的对象。调查显示,与2017年市场低迷相比,目前网络小贷牌照叫价高达亿元,已涨了近三倍,中介费也普遍在150万-600万元之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小贷牌照并非万能牌照,放贷能力受限,而且整体行业在走下坡路。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所言,网络小贷牌照就是一座围城,有牌照的想卖出去,没牌照的想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共批设了261家网络小贷公司(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243家完成工商登记。从网络小贷公司成立时间来看,2016年开始网络小贷牌照数急速增加,2017年呈爆发性增加,2017年全年批设成立的网络小贷数达到124家,超2016年及之前批设的网络小贷牌照总数,不过,2018年网络小贷批设总数明显大幅下降,仅有3家,主要原因是网络小贷公司监管政策的收紧。
孟凡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