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一树鸟雀
在母亲的后院,有两株果树,一株是桔树,另一株是金钱橘树。平日里,对后院,母亲关注得最多,因为那里有她的鸡埘,还有她喜欢侍弄的几畦菜地。我们一般不怎么涉足,当然也不是不去,每年的花开时,尤其是在果子成熟,母亲剪摘果子时,我也会去后院帮衬母亲。然后,兄弟姐妹们每人装一袋桔子或金钱橘回城里吃。只是相对母亲的频繁而言,我们去后院的次数自然是屈指可数。
记得有一年秋天,果子照例成熟得丰盈。我们几兄妹回家时,母亲对我们说,“果子熟了,摘些回城里吃吧!”虽然现在城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但母亲不施化肥种的果子,吃起来当然别有一番味道。母亲说着,便拿剪子去后院,去剪摘桔子和金钱橘。树高,母亲矮,够不着的地方,她还要站在凳子上。我怕母亲摔着,说,让我来吧!她说,没事,你不会剪的。我心里嘀咕,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但也只好给母亲当着下手。桔树上的果子黄灿灿的,一小枝条上一般三个居多,像挂着的金色的灯笼,在阳光下金闪闪的;金钱橘树的果子也是黄灿灿的,但个儿比桔子小却挂果很多,密密麻麻,很像满天的繁星,绿叶反而更像衬托。母亲剪得利索,一刻也不停歇,她要给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一人一袋的话,我怕是要把果子剪光。眼看两株树被母亲一一剪摘下来后,果子便越来越少,再剪下去,刚刚还满天的繁星顿时便会寥若星辰。此时,母亲也刚好停下了她手中的活计。我一看,两株树上,仍然有不少的果子间或藏在树叶之间,尤其是枝桠的顶端。当然,低处的枝桠上也有果子。为什么不全部剪摘下来?我疑惑着,却没问母亲,母亲也没有告诉我。反正,果子依然星星点点缀在两株树上。我估摸着,如果全剪摘下来,留在树上的果子估计不会少于一编织袋的。不事稼穑的我没想到,两株树上的果获一年下来还真不少呢。
这以后,我对后院,不,是对两株果树有了兴趣。尤其是三月,一阵沉雷从原野闪过,雨丝丝地下着,不经意间,两株树便吐出新绿,开出满目的繁花来。虽然两株树不是同一个品种,但花却相似。真是“仲春遘时雨”,“草木纵横舒”。那样的时候,我就到后院,站在屋檐下,看两株树上黄白色的米粒般大小的花,仿佛争先恐后地开。她们的花,虽然朵儿不大,但点缀在绿叶扶疏间,好像也能白了一片天,有点晃眼。花落满院春欲晚,然后,与叶子一样颜色的青桔(橘)果就长出来了,不仔细辨,在绿叶丛中,是难看得见那小小的,青青的果儿的。你想象不出,秋天的果子与春天的果子穿的外衣,是那么的大相径庭,这也是生长的奇妙之处吧。
日子就这样过着,一场病后,母亲是越来越老了,再也干不动剪摘果子的事,而我们都在外地谋生,回去的次数是可以数得清的。那天,趁我回温泉,母亲递给我一把剪刀,让我去后院替她剪摘果子,对此,我乐得遵命。一到后院,有大的桔果,有小的金钱橘果已等不及剪摘,落到地上,满地金黄。我从下往上剪,次第进行,像推土机般,所到之处,果粒不剩。母亲说我剪得不对,让我间隔着剪,高高低低的枝桠间都要留点果子。我不解,但也没和母亲争,照她说的去做吧。我剪摘的果子一筐筐,一篓篓,堆得像山,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再看被我剪的果树,其高低处,还留有不少果子,错落有至,也很有韵味。许是我剪摘不太熟练吧,似乎比往年留得要多得多。我还想返下工,母亲说,正好正好,留给他们吧!谁?我以为听岔了,原来母亲确实是说了留给他们。母亲耳有点背,我也就没有多问。这样一来,稍后于我就有了新的发现。
猪年春节,天气特别的冷,而且阴雨天忒多,只好猫在家里,有时除了吃饭,我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看手机,打发着无聊的日子。一天早上,照例是阴沉的天,还好没雨,如果此时有太阳,当是日上三竿了,我却仍躺在床上,也许是昨夜熬得晚,一直似睡非睡。忽然,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将我聒醒。“恼人呢”,我边说边睁开惺忪的眼睛,借着阴沉的光线,投向窗外。只见几只鸟雀正颃颉在桔树和金钱橘树上,仿佛在歌唱,又仿佛在争吵,还仿佛是在谈家常。我看着看着,渐渐看出点名堂来。
原来它们正在吃着母亲留在果树上的果子。先是一群麻雀,它们的喙小,啄大的果子时,一般有几只麻雀共同啄,黄黄的喙你一嘴,我一嘴,果子刹时被啄得百孔千疮;所以一般它们都是去啄小的金钱橘,一只麻雀可享受一个果子。但好景不长,大鸟飞来了,先是灰喜鹊,扇着它长长的尾翼君临,麻雀们一轰而散,眨眼就变成了天边的小黑点。灰喜鹊不屑于金钱橘,一上来就对准硕大的桔子猛啄,它们仿佛是鸟类的能工巧匠,不像麻雀那样乱啄,而是啄破一点,然而把它的长喙伸进去,专心地吃果肉,一会儿就把桔子啄空了。那空空的桔子如果点支烛放里面,就变成了冰心老人笔下的小桔灯。
灰喜鹊果肉食饱,飞走后,白头鹎来了。只见它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且有黄绿纵纹,算是鸟中的俊男靓女。它们是三五成群来的,也是直接飞到桔树上,不屑于果小的金钱橘,叽喳声盈天。它们或歇于枝条上,或就停在果子上,一只鸟包一个果子,它们的喙长,上来就下狠劲,不像麻雀那般乱啄,也不像灰喜鹊那么艺术地从一点深入,而是一半一半地啄,一个果子很快就被它啄掉半边。边吃边鸣叫,完全不管圣人所说的食不言,寝不语,好像是在一个劲地夸:好吃,美哉。
我对那只站在果子上啄果肉的白头鹎感兴趣,主要是想看它吃了半边,吃另半边它再站在什么地方?只见它吃完一半后,便飞离果实,然后很快就换了个姿势飞回来,站在另一个临近的果子上面,用脚爪紧紧抓住果皮,再用长长的喙啄另一半果肉。熟稔得很。原想看它笑话的我,不得不佩服这小小的动物,它们有着人类想象不出的聪明。还有一只白头鹎完全是在秀空中飞啄果实的特技,它不宿在任何一根枝条或任何一个果实上,它只伸展着翅膀,在一个果子上空盘旋,然后,用它那长长的喙去啄果实,啄一嘴,就飞离,吃完嘴中的果肉又飞来啄一嘴。边啄边叫,好像个调皮的孩子。那叫声分明是在唤同伴:看,看,看我怎样吃果肉!它的叫声还真是在唤同伴呢,果然,有同伴飞临过来,围着它,看它那般飞旋着吃果肉,叫声不断,此起彼伏,好像是在为它喝彩,好像是在为它加油鼓劲。看来,有这种空中特技的鸟儿不多,我看了半天也只看见一只是在空中盘旋着吃果肉的。
鸟儿三三两两,来来往往,吃饱的自然飞走了,饿了的再赶来。它们食得并不多,并不贪,果子也不怎么见少。躺在床上,我把头枕得高高的,看着窗外,享受这难得的自然大片。那些可爱的小鸟儿给这沉闷的天气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此时感觉到,那鸣叫声一点都不恼人,仿佛还是一曲典雅的歌唱呢!呵,终于,我恍然大悟,也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每年都不把果子剪摘干净,原来是为了给这些小可爱们留下越冬的口粮。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就应该这般与自然和谐相处。梅赞
记得有一年秋天,果子照例成熟得丰盈。我们几兄妹回家时,母亲对我们说,“果子熟了,摘些回城里吃吧!”虽然现在城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但母亲不施化肥种的果子,吃起来当然别有一番味道。母亲说着,便拿剪子去后院,去剪摘桔子和金钱橘。树高,母亲矮,够不着的地方,她还要站在凳子上。我怕母亲摔着,说,让我来吧!她说,没事,你不会剪的。我心里嘀咕,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但也只好给母亲当着下手。桔树上的果子黄灿灿的,一小枝条上一般三个居多,像挂着的金色的灯笼,在阳光下金闪闪的;金钱橘树的果子也是黄灿灿的,但个儿比桔子小却挂果很多,密密麻麻,很像满天的繁星,绿叶反而更像衬托。母亲剪得利索,一刻也不停歇,她要给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一人一袋的话,我怕是要把果子剪光。眼看两株树被母亲一一剪摘下来后,果子便越来越少,再剪下去,刚刚还满天的繁星顿时便会寥若星辰。此时,母亲也刚好停下了她手中的活计。我一看,两株树上,仍然有不少的果子间或藏在树叶之间,尤其是枝桠的顶端。当然,低处的枝桠上也有果子。为什么不全部剪摘下来?我疑惑着,却没问母亲,母亲也没有告诉我。反正,果子依然星星点点缀在两株树上。我估摸着,如果全剪摘下来,留在树上的果子估计不会少于一编织袋的。不事稼穑的我没想到,两株树上的果获一年下来还真不少呢。
这以后,我对后院,不,是对两株果树有了兴趣。尤其是三月,一阵沉雷从原野闪过,雨丝丝地下着,不经意间,两株树便吐出新绿,开出满目的繁花来。虽然两株树不是同一个品种,但花却相似。真是“仲春遘时雨”,“草木纵横舒”。那样的时候,我就到后院,站在屋檐下,看两株树上黄白色的米粒般大小的花,仿佛争先恐后地开。她们的花,虽然朵儿不大,但点缀在绿叶扶疏间,好像也能白了一片天,有点晃眼。花落满院春欲晚,然后,与叶子一样颜色的青桔(橘)果就长出来了,不仔细辨,在绿叶丛中,是难看得见那小小的,青青的果儿的。你想象不出,秋天的果子与春天的果子穿的外衣,是那么的大相径庭,这也是生长的奇妙之处吧。
日子就这样过着,一场病后,母亲是越来越老了,再也干不动剪摘果子的事,而我们都在外地谋生,回去的次数是可以数得清的。那天,趁我回温泉,母亲递给我一把剪刀,让我去后院替她剪摘果子,对此,我乐得遵命。一到后院,有大的桔果,有小的金钱橘果已等不及剪摘,落到地上,满地金黄。我从下往上剪,次第进行,像推土机般,所到之处,果粒不剩。母亲说我剪得不对,让我间隔着剪,高高低低的枝桠间都要留点果子。我不解,但也没和母亲争,照她说的去做吧。我剪摘的果子一筐筐,一篓篓,堆得像山,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再看被我剪的果树,其高低处,还留有不少果子,错落有至,也很有韵味。许是我剪摘不太熟练吧,似乎比往年留得要多得多。我还想返下工,母亲说,正好正好,留给他们吧!谁?我以为听岔了,原来母亲确实是说了留给他们。母亲耳有点背,我也就没有多问。这样一来,稍后于我就有了新的发现。
猪年春节,天气特别的冷,而且阴雨天忒多,只好猫在家里,有时除了吃饭,我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看手机,打发着无聊的日子。一天早上,照例是阴沉的天,还好没雨,如果此时有太阳,当是日上三竿了,我却仍躺在床上,也许是昨夜熬得晚,一直似睡非睡。忽然,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将我聒醒。“恼人呢”,我边说边睁开惺忪的眼睛,借着阴沉的光线,投向窗外。只见几只鸟雀正颃颉在桔树和金钱橘树上,仿佛在歌唱,又仿佛在争吵,还仿佛是在谈家常。我看着看着,渐渐看出点名堂来。
原来它们正在吃着母亲留在果树上的果子。先是一群麻雀,它们的喙小,啄大的果子时,一般有几只麻雀共同啄,黄黄的喙你一嘴,我一嘴,果子刹时被啄得百孔千疮;所以一般它们都是去啄小的金钱橘,一只麻雀可享受一个果子。但好景不长,大鸟飞来了,先是灰喜鹊,扇着它长长的尾翼君临,麻雀们一轰而散,眨眼就变成了天边的小黑点。灰喜鹊不屑于金钱橘,一上来就对准硕大的桔子猛啄,它们仿佛是鸟类的能工巧匠,不像麻雀那样乱啄,而是啄破一点,然而把它的长喙伸进去,专心地吃果肉,一会儿就把桔子啄空了。那空空的桔子如果点支烛放里面,就变成了冰心老人笔下的小桔灯。
灰喜鹊果肉食饱,飞走后,白头鹎来了。只见它额至头顶黑色,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腹白色且有黄绿纵纹,算是鸟中的俊男靓女。它们是三五成群来的,也是直接飞到桔树上,不屑于果小的金钱橘,叽喳声盈天。它们或歇于枝条上,或就停在果子上,一只鸟包一个果子,它们的喙长,上来就下狠劲,不像麻雀那般乱啄,也不像灰喜鹊那么艺术地从一点深入,而是一半一半地啄,一个果子很快就被它啄掉半边。边吃边鸣叫,完全不管圣人所说的食不言,寝不语,好像是在一个劲地夸:好吃,美哉。
我对那只站在果子上啄果肉的白头鹎感兴趣,主要是想看它吃了半边,吃另半边它再站在什么地方?只见它吃完一半后,便飞离果实,然后很快就换了个姿势飞回来,站在另一个临近的果子上面,用脚爪紧紧抓住果皮,再用长长的喙啄另一半果肉。熟稔得很。原想看它笑话的我,不得不佩服这小小的动物,它们有着人类想象不出的聪明。还有一只白头鹎完全是在秀空中飞啄果实的特技,它不宿在任何一根枝条或任何一个果实上,它只伸展着翅膀,在一个果子上空盘旋,然后,用它那长长的喙去啄果实,啄一嘴,就飞离,吃完嘴中的果肉又飞来啄一嘴。边啄边叫,好像个调皮的孩子。那叫声分明是在唤同伴:看,看,看我怎样吃果肉!它的叫声还真是在唤同伴呢,果然,有同伴飞临过来,围着它,看它那般飞旋着吃果肉,叫声不断,此起彼伏,好像是在为它喝彩,好像是在为它加油鼓劲。看来,有这种空中特技的鸟儿不多,我看了半天也只看见一只是在空中盘旋着吃果肉的。
鸟儿三三两两,来来往往,吃饱的自然飞走了,饿了的再赶来。它们食得并不多,并不贪,果子也不怎么见少。躺在床上,我把头枕得高高的,看着窗外,享受这难得的自然大片。那些可爱的小鸟儿给这沉闷的天气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此时感觉到,那鸣叫声一点都不恼人,仿佛还是一曲典雅的歌唱呢!呵,终于,我恍然大悟,也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每年都不把果子剪摘干净,原来是为了给这些小可爱们留下越冬的口粮。
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就应该这般与自然和谐相处。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