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如何让美国企业更多参与“一带一路”
  推动美国企业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并使其成为真正的利益攸关者,做大由中美企业而非政府主导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不失为一种值得思考的策略。
  提升美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的参与,既有助于体现“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有助于分散“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风险,增强“一带一路”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
  在中美经贸摩擦未能有效缓解的同时,美国国内对“一带一路”问题的关注度也在持续上升。
  过去两年多来,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已经举办过多次涉及“一带一路”问题的听证会,组织者主要是安全、军事、情报等领域的国会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但是在今年6月12日,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下设的“国际贸易、关税和全球竞争力”小组委员会也专门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举行听证会。此举表明,美国方面正在日益深入地研判“一带一路”的全方位影响,尤其是对美国商业和金融利益的实质性影响。
  在特朗普政府日益强化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中国仍需要设法用好“利益杠杆”应对美方压力,增进与美国商业界的沟通协调,促动中美经贸关系超越双边藩篱、在更大格局中实现“再平衡”。在这方面,推动美国企业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并使其成为真正的利益攸关者,做大由中美企业而非政府主导的“第三方市场合作”,不失为一种值得思考的策略。
  美国企业重视”一带一路“机遇
  毋庸置疑,特朗普政府越来越多地从大国竞争视角看待“一带一路”,不仅在国际社会炒作“债务陷阱”等论调以强化对华压力,还通过重组设立“美国国际发展融资公司”等举措试图为相关国家提供中国方案之外的替代性选择。
  但是,仍有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认为不应忽视“一带一路”所具有的经济属性,美国对“一带一路”的一味打压并不明智。2018年10月,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多宾斯(JamesDobbins)等人撰写的报告提出,对全球经济以及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民众而言,“一带一路”总体上是积极的;管理妥当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降低众多国家的贸易壁垒可以发挥提高生产率、减贫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对于美国来说,采取阻碍“一带一路”的举措恰恰会被认为是在扼杀中国合理的经济崛起,以及与中国相关的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合理的经济崛起。
  今年4月,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撰文称,美国应当加大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在那些不太重要的地区,中国的项目应该得到欢迎,如果这些项目能够符合透明度、可持续、韧性、财政责任和社会责任方面的高标准”。
  实际上,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美国商业界尤其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美国企业就对此表现出很大兴趣,试图从“一带一路”中寻找新的赢利空间。过去几年来,通用电气公司、卡特彼勒公司等美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尤为关注,并已经从“一带一路”合作中获利。作为中国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通用电气公司目前已与在巴基斯坦、沙特等国承建电站项目的多家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提供重型燃气轮机、蒸汽轮机、风机、电厂控制和油气管线设备以及其他基础设施技术和解决方案。此外,中国公司还采购其制造的大量设备,用于在孟加拉、肯尼亚和老挝等国的项目之中。2016年,通用电气公司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中获得的营收达到23亿美元,而在2014年,这类合作的营收只有4亿美元。
  2017年11月,通用电气公司的“能源金融服务部门”还与中国政府设立的丝路基金签订合作协议,发起成立“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平台”。双方将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展开联合融资项目,涉及电网、可再生能源、油气开发等多个业务领域。
  卡特彼勒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制造商,它成立于1925年,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2016年11月,卡特彼勒公司发布《“一带一路”:共赢的愿景和承诺》白皮书,提出该公司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促进创新及产业转型”“协作开发基础设施”“分享全球经验及风险管理工具”等五大方面。
  除了中国国有企业,美国企业与中国民营企业围绕“一带一路”的合作,对于实现“一带一路”创新、绿色、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是国内能源化工工程领域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2017年5月,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与其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户提供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等,帮助那些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以更低成本生产乙烯和丙烯,而且更清洁、更高效。
  此外,美国福陆公司(Fluor)、博莱克·威奇公司(Black&Veatch)、花旗集团、景顺资产管理公司等都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
  让美国企业更多参与“一带一路”
  第一,可向美国商业界提供有关“一带一路”以及如何参与“一带一路”的高质量信息,不断优化针对美国商业界、金融界人士的政策传播。美国智库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古德曼(MatthewGoodman)等认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资金,而是缺少“有回报的好项目”,以及如何在相关国家改善投资和经商条件。美国柏克德(Bechtel)工程公司、哈里伯顿(Halliburton)公司等工程类、能源类企业对“一带一路”虽有兴趣,但并不清楚如何参与其中。中方可与美国商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加强合作,不定期地召开研讨会、政策吹风会等,及时收集美国商业界的关切,同时与美方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第二,为中美企业在基建等领域的既有合作提供更大支持,用更多的合作成果吸引美国商业界的参与。一些美国专家认为,中国推动的基建类项目能够实现快速启动,但这样也可能会掩盖长期性风险。在增强中国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美国企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通用电气公司提出要突破以往的中美企业合作模式,探索和推动“联合市场开发、联合融资、联合运营”的新策略,以确保“一带一路”项目与实际市场需求相匹配,提升企业在项目运营环节的能力和效率,加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增加项目整体效益。中国应鼓励这类中美企业合作模式,更加注重“一带一路”沿线基建生态圈的营造,谋求多方共赢方案。
  第三,更好地发掘和利用美国企业在“软性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推动中美两国企业深化合作。正如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高级顾问加尔·鲁夫特(GalLuft)所言,美国在“软性基础设施”方面(如咨询、法律服务、市场研究、融资)拥有相对优势,而“软性基础设施”往往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第四,通过日本、德国等美国盟国的企业,调动美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性,以多边合作方式减少美国企业的顾虑。可以通过“国际商业共同体”的方式,推动美国企业与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企业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力求做大蛋糕、实现多赢。
  毫无疑问,中美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应也不必陷入“零和博弈”,两国企业的合作存在巨大潜力。赵明昊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