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巴基斯坦专家:
“一带一路”授人以渔红利惠及世界
  中国人亲切地称呼巴基斯坦为“巴铁”,而巴基斯坦人则认为巴中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两国兄弟般的情谊可见一斑。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两国关系更上一个层次。且听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巴基斯坦专家讲述中巴之间兄弟般的友谊——
  “一带一路”倡议红利颇多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和先行先试项目,在中巴两国共同努力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丰富和巩固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中巴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大贡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热爱中国文化的哈里在谈中巴经济走廊时引用中国古话,高度评价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S.M.哈里(S.M.Hali)是前巴基斯坦高级军官,退休之后从事新闻和时事研究工作,撰写了十本关于时事问题的书籍,其中也包括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在他看来,中巴经济走廊取得重大进展,这向世界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红利颇多,“一带一路的繁荣不仅惠及中国人,也惠及世界。
  “现在,我们都参与到这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了。”说到这儿,哈里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带一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画面,情不自禁地笑了。
  中巴友谊历久弥坚
  中国与巴基斯坦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的背后,是中巴两国人民之间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哈里在接受采访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巴中友谊的过往。他说,巴中友谊要追溯到1951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两国就建交了。自那以后,我们就一直是朋友。“没有哪两个国家的关系能比巴中更紧密了。”哈里在谈到巴中关系的时候如是说,眼里满是坚定。
  祝福中国不断发展
  哈里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他对当代中国和近代中国进行了广泛研究。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是中国的开放政策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那句话是: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意味着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一切要从为国为民带来繁荣出发。所以,中国70年的发展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向世界开放,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发展情况。
  在他看来,中国发展没有秘诀,靠的是勤劳真诚,他说:“人们认为中国70年来的发展有秘密可言。实际上是没有的。中国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勤劳真诚。”
  中国的扶贫脱贫也给哈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我对中国扶贫脱贫的理念印象尤为深刻。我认为脱贫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我们需要从中学习经验。”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哈里最后真诚地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祝福。他说:“我祝福中国发展繁荣,能实现国家崛起,人民过上富足生活,也能实现与整个地区乃至世界共享发展红利的美好愿望。
  朱月红王晗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