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开封“限售令”朝令夕改背后是什么?
□子平
  7月20日,河南省开封市政府官网发布《市住建局撤销其作出的调整新购商品住房交易时限及撤销备案限制的相关决定》,决定不取消商品房3年限售令。这距离此前政策发布仅仅过去3天。
  3天时间内,政策发布后又收回,开封房地产市场政策变动之快,令外界惊异。
  之所以会有如此结果,开封有关方面当然有其“苦衷”。自从2017年,开封发布“最严限售令”以来,外来炒房资金退潮,开封房价快速上涨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与此同时,开封楼市也遭遇越来越大的下行压力。
  开封市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2018年,开封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含兰考)240.84亿元,同比下降12.1%,2019年1~5月,开封市房地产业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7%。2018年以来,开封市已经流拍土地7宗。开发商以各种名目打折销售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此惨淡局面,不仅冲击当地经济,对于政府的财政收入,也造成很大影响。
  也正因此,开封才有了取消限售的举措。不过,这样的决定似乎有些仓促,如开封市住建局所说,“未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对由此可能产生的市场影响缺乏充分的预判和评估”。
  短命的决策,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成本是难以估量的。房地产是民众的大型资产,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变动,牵动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房地产政策的制定,理当极为慎重。任何一个政策出台,都不应是“突然袭击”式的。
  令人遗憾的是,恰恰是在房地产,这个涉及民众最重大利益的领域,相关政策的变动,却相当频繁,“突然袭击”成为常态。类似取消限售又收回的“政策一日游”,此前不乏案例。比如,2011年,佛山松绑限购,结果半日即夭折;2018年,衡阳宣布取消限价,但新政尚未正式施行,就胎死腹中。许多地方的限购从出台,到加码,再到取消,都一次次让市场猝不及防,让民众无所适从。
  “取消住房限售”又收回,需要从中吸取教训的,不只有开封当地而已。其他地方,也应把这个案例,当作重要的一课。朝令夕改是法治大忌,任何政府决策都要讲严肃性。限售也罢,取消限售也罢,都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拿政府公信力当儿戏。
  眼下,“房住不炒”可谓深入人心。而保障“房住不炒”,最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连续和稳定,也就是说,房地产政策应有长久性、延续性,不应该朝令夕改。政策稳,市场自然就稳,公众预期自然就稳,房地产市场自然也就能逐渐走出投机和炒作的风气。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