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我在巴黎第一次扔垃圾
  《文汇报》7月15日刊登林止月的文章说,来到巴黎读硕已经21个月,看到家乡上海从7月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想到自己刚来巴黎时扔垃圾时的尴尬,到现在成为一个“拎得清”、扔得自如的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
  我住在大巴黎学生公寓,当时建楼的时候考虑到资源配置,该公寓在地下一层建了一间垃圾分类房,里面放置了6个可移动的大垃圾箱,4个是绿盖子、个是黄盖子。
  绿盖子垃圾桶用于丢弃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比如厨余垃圾、空的酸奶罐、泡沫塑料等,扔之前一定要先装入垃圾袋并封口,如果没有封好口可能会被罚款。黄盖子垃圾桶则是收集塑料瓶、金属罐、报纸、杂志等可回收物品。另外玻璃制品不能扔在这里,需到楼下玻璃专用回收桶去扔,这个是比较有法国特色的垃圾分类,因为法国人特别爱喝红酒。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袋。法国从2016年起(早于欧盟规定时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取而代之的是可降解垃圾袋。第一次摸到这种垃圾袋时,发现其不仅质地强韧不易破损,价格也不贵,一卷16个50升的垃圾袋仅卖2欧元左右。这种垃圾袋的好处是,夏天扔垃圾时扎完顶部绳子,完全闻不到臭味,这也有利于那些每周收一次垃圾的独栋小住户。
  搬进来时学生公寓后,大楼管理员叽里呱啦对我说了一大通,当时我法语不太好,没全部听懂,只知道到地下一层扔垃圾。第一次扔垃圾时,我理所当然地所有垃圾都装进一个袋子,正好有个法国小哥与我乘同一部电梯下楼去扔垃圾,打完招呼后,我发现他手里有一个垃圾袋和一个纸质包装袋,包装袋里有两个可乐瓶和几个啤酒瓶。我心里默默嘀咕,这里难不成也流行卖废品?
  后来进了垃圾房,看到几个大箱子顿时愣住了。法国小哥潇洒地“咚咚”扔完,然后好心地用英语跟我说:这两个不同颜色是对应哪几个垃圾分类的。讲完,法国小哥还对我礼貌地笑了笑,离开了。毕竟初到异国他乡,很多事都要自己学着来。我默默地打开垃圾袋,把几个塑料瓶拿出来进行分类,再把垃圾袋重新扎好按照小哥的教法扔。仔细一看,这些垃圾箱还是蛮人性化的,可回收垃圾箱上印了塑料瓶、报纸、纸盒等图案进行提示。
  法国实施垃圾分类已有百年历史,街道上相对比较干净。一般生活垃圾都是在自己居住地扔,如果在路上,只能扔手头上的垃圾,不能扔家里产生的垃圾。此外,在法国,每人每年还要缴纳50欧元的垃圾税,就这一点来说,国人还是幸福的。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