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微信“分付”为何而来
□江瀚
  马云前脚刚退休,腾讯就开始动手,瞄准支付宝的腹地,正面对决蚂蚁花呗。
  有消息称,微信支付的信用产品将取名为“分付”(暂定产品名称),其目前已经在内部孵化中,预计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上线。
  “分付”或许与“花呗”和“白条”一样,采用先消费体验,后还账的模式,类似信用卡。
  继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之后,“分付”代表腾讯系重新点燃了信用支付的战火。据悉,“分付”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上线,由微信支付团队运营,目前处在与部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洽谈合作的阶段。未来“分付”或像“微粒贷”一样,通过开放白名单形式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助贷、联合贷的模式来运营。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坊间说法,微信说是会推出类似于花呗、京东白条这样信用支付产品,但是一直没有落到实处,似乎腾讯只是有这个打算。
  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微信支付曾经低调推出微信支付分,它是微信支付对标蚂蚁金服“芝麻信用分”的产品。
  其实,这样的产品出现并不会让大家的陌生,虽然当前并没有得到微信官方关于分付这款产品的确切消息,不过我们可以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看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会必然出现:
  首先,移动支付信用产品必然是未来的主流。从支付产业整体的发展演变角度来看,东亚地区的支付产品一直都有从借记产品向贷记产品演变的趋势,正如同之前中国人主要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是银行卡,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往往是信用卡产品先行普及不同,中国等东亚国家往往是借记卡产品先行出现,中国就是一个借记卡的大国。同样的趋势在移动支付领域也是存在的,在移动支付的发展初期,大部分的移动支付产品都是借记模式产品,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要么是充值模式将资金充入账户当中,要么是绑定借记卡模式直接绑定消费,随着借记模式逐渐成熟,由此为基础产生的信用消费就会普及开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中国移动支付的另一大巨头,微信支付推出属于自己的信用支付产品是符合支付产业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其次,信用支付产品拥有更多的盈利空间。对于借记支付的移动支付产品来说,支付企业其实扮演的角色就是多流通道,是一个集合信息流、资金流等为一体的渠道体系,既然扮演的是通道的角色其本身的收益水平必然不高,之前还有备付金留存可以带来收益,但是随着央行备付金集中存管,“断直连”政策的落地,其实单纯的通道企业必然会失去了足够的利润来源。那么,如果这个时候适时推出属于自己的移动支付信用产品的话,无疑将会让支付机构拥有更多的盈利空间,特别是类似于信用分期等业务都是远超过通道利润的现金牛产品。例如,支付宝的花呗,我们能看到启信宝数据,这是其单独公司的产品。
  第三,微信的花呗对手可能不是任何一家。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微信支付放到花呗、白条、信用卡等产品的对立面去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相比于这些产品来说,微信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和平台,其所拥有的大数据是远超其他竞争对手的,这种数据量如果用于消费信用产品的构建的话,那么无疑将会是最有风控价值的体系,所以一旦其建立属于自身的产品,那么无疑将会具有远超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
  虽然,当前来看我们并没有拿到微信版花呗的确切消息,但是微信版花呗无疑是一款值得我们期待的产品。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