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工行舟山分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本报讯(陈文光)今年以来,工商银行浙江省舟山分行持续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夯实金融风险防控基础,充分发挥国有大银行在信贷保障、金融服务以及风险防控中的主力军作用。1至9月,该行新增各项贷款37.31亿元,同比多增16.17亿元,消化处置不良贷款4.95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该行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重点战略、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服务,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有机更新、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改善等的贷款有效投放;以优质客户为依托,选择一批能源、交通、港口、公用事业等基础建设项目,以及棚户区改造、出口创汇和重点企业,作为优先支持对象,采用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订单融资等形式,保障其合理的资金需求。1至9月,累计发放项目贷款32.13亿元,同比多投放3.15亿元。同时,积极介入地方政府债券、优质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承销业务,依托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集团一体化经营优势,与境内外机构合作,做大做强自贸区风险参贷业务,为缓解企业转型升级资金需求提供新的路子,前9个月累计办理风险参贷业务408笔、金额52.53亿元。
坚持“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理念,加大对小微企业型、科创型、供应链型、吸纳就业型和单户融资余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网络循环贷款、票据池质押融资、小微企业固定资产购建贷款、民宿贷、渔业贷、经营快贷、抵快贷等线上化、小额化创新产品,既丰富客户选择,又降低融资门槛,满足其不同场景的融资需求。截至9月末,该行人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余额13.44亿元,比年初增加7.26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1.60亿元,比年初增加5.67亿元;自3月19日发放首笔“e抵快贷”以来,已累计为533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9.07亿元。
把资产质量管理、信用风险防控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夯实信贷管理基础,加强业务培训,培育客户经理信贷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履职责任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加强贷后管理,实施明白纸+工作日志管理模式和分层会诊、关键环节提示制度,对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监控,严控新增贷款质量;加强风险预警和质量监测,制定高风险贷款退出方案,对发生或可能发生不良贷款的企业,逐户梳理排查,制定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预案,运用法律诉讼手段,采取现金清收、批量转让、呆账核销等措施,加快清收处置步伐,有效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确保在扩大信贷有效投放的同时保持资产质量的持续稳定。
					
					
					
					
					
                该行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对重点战略、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服务,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有机更新、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民生改善等的贷款有效投放;以优质客户为依托,选择一批能源、交通、港口、公用事业等基础建设项目,以及棚户区改造、出口创汇和重点企业,作为优先支持对象,采用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订单融资等形式,保障其合理的资金需求。1至9月,累计发放项目贷款32.13亿元,同比多投放3.15亿元。同时,积极介入地方政府债券、优质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承销业务,依托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集团一体化经营优势,与境内外机构合作,做大做强自贸区风险参贷业务,为缓解企业转型升级资金需求提供新的路子,前9个月累计办理风险参贷业务408笔、金额52.53亿元。
坚持“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理念,加大对小微企业型、科创型、供应链型、吸纳就业型和单户融资余额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网络循环贷款、票据池质押融资、小微企业固定资产购建贷款、民宿贷、渔业贷、经营快贷、抵快贷等线上化、小额化创新产品,既丰富客户选择,又降低融资门槛,满足其不同场景的融资需求。截至9月末,该行人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余额13.44亿元,比年初增加7.26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1.60亿元,比年初增加5.67亿元;自3月19日发放首笔“e抵快贷”以来,已累计为533户小微企业提供融资9.07亿元。
把资产质量管理、信用风险防控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夯实信贷管理基础,加强业务培训,培育客户经理信贷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履职责任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加强贷后管理,实施明白纸+工作日志管理模式和分层会诊、关键环节提示制度,对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监控,严控新增贷款质量;加强风险预警和质量监测,制定高风险贷款退出方案,对发生或可能发生不良贷款的企业,逐户梳理排查,制定不良贷款清收处置预案,运用法律诉讼手段,采取现金清收、批量转让、呆账核销等措施,加快清收处置步伐,有效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确保在扩大信贷有效投放的同时保持资产质量的持续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