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取消“净利润”指标,推进创业板重组上市改革
本报讯(记者吴延军)经过前期征求意见,证监会日前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下文简称《重组办法》),对多条规则进行修改,理顺重组上市功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积极作用。
此次修改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支持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加快质量提升速度。
二是进一步缩短“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至36个月,兼顾市场需求与监管层抑制“炒壳”、遏制监管套利的一贯要求。
三是推进创业板重组上市改革,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其他资产不得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四是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重点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集聚。
五是加强重组业绩承诺监管,《重组办法》明确,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作出业绩补偿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补偿义务。超期未履行或违反业绩补偿承诺的,可以对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从监管谈话直至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此外,证监会还明确了过渡期安排,《重组办法》施行后,尚未取得证监会行政许可决定的相关并购重组申请,适用新规;上市公司按照修改后发布施行的《重组办法》变更相关事项,如构成对原交易方案重大调整的,应当根据《重组办法》有关规定重新履行决策、披露、申请等程序。
证监会将继续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支持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继续严格规范重组上市行为,持续严格监管并购重组“三高”间题,打击恶意炒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重组等乱象。
据悉,这是继2016年9月之后《重组办法》的又一次重大修改。特别是2016年9月证监会发布“史上最严借壳新规”后,并购重组市场趋于理性,盲目追逐热点、跨界并购的现象明显减少。而对此次修改,不少投行及市场人士认为,将有利于上市公司真正借助并购重组提升质量、做优做强。
本报讯(记者吴延军)经过前期征求意见,证监会日前正式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下文简称《重组办法》),对多条规则进行修改,理顺重组上市功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积极作用。
此次修改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支持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加快质量提升速度。
二是进一步缩短“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至36个月,兼顾市场需求与监管层抑制“炒壳”、遏制监管套利的一贯要求。
三是推进创业板重组上市改革,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其他资产不得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四是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重点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集聚。
五是加强重组业绩承诺监管,《重组办法》明确,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作出业绩补偿承诺的,应当严格履行补偿义务。超期未履行或违反业绩补偿承诺的,可以对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从监管谈话直至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此外,证监会还明确了过渡期安排,《重组办法》施行后,尚未取得证监会行政许可决定的相关并购重组申请,适用新规;上市公司按照修改后发布施行的《重组办法》变更相关事项,如构成对原交易方案重大调整的,应当根据《重组办法》有关规定重新履行决策、披露、申请等程序。
证监会将继续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支持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继续严格规范重组上市行为,持续严格监管并购重组“三高”间题,打击恶意炒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重组等乱象。
据悉,这是继2016年9月之后《重组办法》的又一次重大修改。特别是2016年9月证监会发布“史上最严借壳新规”后,并购重组市场趋于理性,盲目追逐热点、跨界并购的现象明显减少。而对此次修改,不少投行及市场人士认为,将有利于上市公司真正借助并购重组提升质量、做优做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