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银行变革时代来临
日前,微信钱包入口低调上线了“银行储蓄”功能(仅部分用户可见)。目前,“银行储蓄”功能中已经上线工行定存产品。
次日起息,随存随取
根据微信官方介绍,银行储蓄是由银行在微信提供的存款类产品。用户可在微信开通银行存款账户,将资金直接存入该账户,由银行存管、派发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针对“银行储蓄”提供的银行存款产品与工行官网上的产品略有不同。
工行官网显示,工行提供的定期存款产品起存金额为50元。定存期限越长,产品利率越高。此外,官网上的定存产品为整存整取,是一种约定存款期限,到期一次性支取本息的储蓄存款。而“银行储蓄”提供的工行定存产品利率较官网上的起存金额更高,定存利率更高,次日起息,具有随存随取等特点。
将腾讯客服提供的工行定存利率与工行官网定存利率对比,在利率上,“银行储蓄”工行定存3个月、个月、年、年、年期均比工行官网定存高。不过,“银行储蓄”工行定存的最高期限为3年,而工行官网的定存最高期限为5年。
而相比官网工行定存起存金额,“银行储蓄”工行定存起存更高,需100元起存。目前单笔存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具体单笔额度以所选支付银行的快捷支付限额为准。
与商业银行跨界合作
事实上,不少银行都有与互联网巨头合作。此前,支付宝、京东等和银行早有合作。例如,在支付宝平台上,江苏银行发布预期最高年化利率为3.70%的结构性存款2019年第12期3个月C款、廊坊银行发布的多款“利得利”储蓄存款产品。京东金融平台上,多家民营银行推出各类储蓄存款产品。
实际上,微信与银行一直也有合作。目前,腾讯理财通中就有上海银行的两款结构性存款。微信新上线的“银行储蓄”功能中已经对接工行。
长沙银行资管副总经理向实称,应该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但相对于工行的体量来讲,可能还谈不上改变揽储方式,存款除了零售渠道之外,还有对公等方式;如果规模上去了,对工行存款结构能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从实际来看,“银行储蓄”工行定存从年化利率来看均高于同期限工行官网的定存年化利率,工行针对“银行储蓄”的定存产品是否会增加工行负债端的成本呢?业内人士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影响有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资金营运中心主任张铭富认为,靠档计息和随存随取更有利于储户灵活存取资金,更有利于增加沉淀资金,预计短期内线上存款占比不高,对整体负债成本影响有限。
银行变革的重大信号
“商业银行通过手机线上引流,是商业银行拓展金融服务渠道的一种方式。工行与微信的合作,是两个领域重量级的合作。”张铭富表示。
“这件事可能还代表了一个银行业的信号,”一位银行机构高管认为,“这是开放银行的一种形态补充,不仅开放了资产端的信贷业务,也开放到了资金端。”该高管表示。
工商银行把银行“开到了微信的APP里去”,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不少还在“沉睡”的银行敲响了警钟:时代真的变了,而业务也该变了。
虽然早有京东金融、陆金所等互金APP和银行合作上线储蓄产品的先例,已经显示了“开放银行”的风潮从信贷产品的互联网化,走向了资金端,但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大现象级的产品一前一后默契的动作,可能才真正标志着银行业新时代的到来。
这也让民营银行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契机。
虽然目前测试用户可以看到上线的是工商银行的存款产品,产品竞争力并不强,但只要一旦换成民营银行极具价格吸引力的智能存款产品,高达5%的年化收益完全可以轻松碾压在定价上面对更大监管压力的传统大行。
也就是说,这条国民级的流量渠道,完全有能力让任何一家不起眼的民营银行一夜之间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如当年微粒贷借着微信的东风,把名不见经传的微众银行带上家喻户晓的宝座。
“民营银行的储蓄产品价格太有竞争力了,只要给足够的流量,资金端就容易起量。”上述银行高管表示。
如果日后微信钱包的“银行储蓄”可以从18家开业的民营银行甚至其他银行中接入大量有竞争力的产品,民营银行的资金端如果借此得以迅速发展,在资产端对消费金融的布局就能有更大的空间。
谁又能保证,微信的流量,就不能滋养出下一个达成千亿信贷资产的民营银行来呢?胡琳
次日起息,随存随取
根据微信官方介绍,银行储蓄是由银行在微信提供的存款类产品。用户可在微信开通银行存款账户,将资金直接存入该账户,由银行存管、派发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针对“银行储蓄”提供的银行存款产品与工行官网上的产品略有不同。
工行官网显示,工行提供的定期存款产品起存金额为50元。定存期限越长,产品利率越高。此外,官网上的定存产品为整存整取,是一种约定存款期限,到期一次性支取本息的储蓄存款。而“银行储蓄”提供的工行定存产品利率较官网上的起存金额更高,定存利率更高,次日起息,具有随存随取等特点。
将腾讯客服提供的工行定存利率与工行官网定存利率对比,在利率上,“银行储蓄”工行定存3个月、个月、年、年、年期均比工行官网定存高。不过,“银行储蓄”工行定存的最高期限为3年,而工行官网的定存最高期限为5年。
而相比官网工行定存起存金额,“银行储蓄”工行定存起存更高,需100元起存。目前单笔存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具体单笔额度以所选支付银行的快捷支付限额为准。
与商业银行跨界合作
事实上,不少银行都有与互联网巨头合作。此前,支付宝、京东等和银行早有合作。例如,在支付宝平台上,江苏银行发布预期最高年化利率为3.70%的结构性存款2019年第12期3个月C款、廊坊银行发布的多款“利得利”储蓄存款产品。京东金融平台上,多家民营银行推出各类储蓄存款产品。
实际上,微信与银行一直也有合作。目前,腾讯理财通中就有上海银行的两款结构性存款。微信新上线的“银行储蓄”功能中已经对接工行。
长沙银行资管副总经理向实称,应该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但相对于工行的体量来讲,可能还谈不上改变揽储方式,存款除了零售渠道之外,还有对公等方式;如果规模上去了,对工行存款结构能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从实际来看,“银行储蓄”工行定存从年化利率来看均高于同期限工行官网的定存年化利率,工行针对“银行储蓄”的定存产品是否会增加工行负债端的成本呢?业内人士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影响有限。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资金营运中心主任张铭富认为,靠档计息和随存随取更有利于储户灵活存取资金,更有利于增加沉淀资金,预计短期内线上存款占比不高,对整体负债成本影响有限。
银行变革的重大信号
“商业银行通过手机线上引流,是商业银行拓展金融服务渠道的一种方式。工行与微信的合作,是两个领域重量级的合作。”张铭富表示。
“这件事可能还代表了一个银行业的信号,”一位银行机构高管认为,“这是开放银行的一种形态补充,不仅开放了资产端的信贷业务,也开放到了资金端。”该高管表示。
工商银行把银行“开到了微信的APP里去”,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不少还在“沉睡”的银行敲响了警钟:时代真的变了,而业务也该变了。
虽然早有京东金融、陆金所等互金APP和银行合作上线储蓄产品的先例,已经显示了“开放银行”的风潮从信贷产品的互联网化,走向了资金端,但微信和支付宝这两大现象级的产品一前一后默契的动作,可能才真正标志着银行业新时代的到来。
这也让民营银行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契机。
虽然目前测试用户可以看到上线的是工商银行的存款产品,产品竞争力并不强,但只要一旦换成民营银行极具价格吸引力的智能存款产品,高达5%的年化收益完全可以轻松碾压在定价上面对更大监管压力的传统大行。
也就是说,这条国民级的流量渠道,完全有能力让任何一家不起眼的民营银行一夜之间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如当年微粒贷借着微信的东风,把名不见经传的微众银行带上家喻户晓的宝座。
“民营银行的储蓄产品价格太有竞争力了,只要给足够的流量,资金端就容易起量。”上述银行高管表示。
如果日后微信钱包的“银行储蓄”可以从18家开业的民营银行甚至其他银行中接入大量有竞争力的产品,民营银行的资金端如果借此得以迅速发展,在资产端对消费金融的布局就能有更大的空间。
谁又能保证,微信的流量,就不能滋养出下一个达成千亿信贷资产的民营银行来呢?胡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