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带团队,切忌“过度管理”
  在网上总会看到一些公司的“奇葩”规定。比如,前段时某公司要求没有完成业绩的员工在大庭广众之下爬行,甚至还有公司在开“誓师大会”时喝鸡血。他们美其名曰是“团建活动”,为了方便管理。估计管理大师们听到这些话都能被气活过来,这些过度管理其实是在炫耀权利和消费自己。
  据业内人士反映:某移动运营公司对处于前端的服务人员制定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员工迟到1次扣款300元,如果当月工资被扣完,下月继续扣,很难理解这种“酷刑”产生在一个行业领先者、稳健发展的企业之中。是企业自身所指的“规范管理”吗?
  凤凰卫视曾在节目中提到这样一件事:一家企业为杜绝员工多次上厕所继而降低生产效率,就特别规定了女工上厕所的时间和频率,超出“规定”就要被“狠狠扣款”。想想就觉得很悲哀,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没有人性的管理之度何以促进生产效率!
  首先,这种近乎“苛政”式的管理完全把员工推到了企业及企业管理者的对立面,是对员工的不信任。不相信员工的自我管理的需要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将员工置于管理的对立面,许多靠教育、靠自觉、习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却要依靠考核、命令、强制的手段去解决。
  其次,压抑了人性和创造力。有学校为了追求校园的“宁静”和“秩序”,规定在校园内、走廊中不准讲话,见面用“眼神交流”,这些做法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不能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再有,人人自危、高度紧张、处于封闭状态的员工怎么可能有积极性创造力。
  “过度管理”是对企业文化发动的一次“内战”,严重削弱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团队凝聚力。试想,员工受到这样的待遇,他会怎样对待工作?就算有制度防住他们,比如:录音、监控、顾客打分评价等等,但你只能做到“形于外”,而不是“发如内”。他可以很职业的做事,但却不是很真心、很用心的做事,这就是最大的危害——没有了忠诚度。“过度管理”严重影响企业文化的“内核”——团队凝聚力,人人为了自保,为了不被牵连,工作上就会相互推诿、不愿承担责任,这样的团队会有战斗力吗?
  那么,如何做到科学管理,避免过度管理造成“内伤”?
  第一,建立信任。明确岗位职责,简化工作流程。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事事不放心,其实绝大部分员工心中都有想干出一番事情的“理想”。最重要是对下属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标准,这就够了。
  第二,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毛主席说的“播种机、宣传队、宣言书”似的效果,而且力量源源不断。没有人是想退步的,只要他觉得有希望且能实实在在的看到希望。
  第三,职业规划。规划、晋升、薪酬等问题,也是十分有效的;再有就是培训和激励机制。不断有新的机会出现;不断有新的思想输入。能看得到自己的位置,以及位置移动的轨迹和方向。
  第四,企业文化。从文化的层面对员工进行再启发,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员工工作的行为上着手,不断深化,由制度到行为,由行为到习惯,最终形成观念的革新和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可。苏可可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