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传递出哪些信号
2019年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与上月持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方面表示,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较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年均值0.3个百分点,显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平稳扩张态势。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扩张
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制造业延续11月扩张态势,景气稳中有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PMI均位于临界点之上;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2月制造业PMI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生产继续加快,需求保持扩张;二是进出口状况改善,国外订单明显增长,原材料进口继续回暖;三是供需状况有所改善,价格指数双双回升;四是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增势良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12月份PMI指数与上月持平,维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趋稳迹象继续保持,但基础仍需大力巩固。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具体来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0%,比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高于去年同期,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铁路运输、住宿、电信、互联网软件、金融、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业务活动较为活跃;批发、道路运输、餐饮、房地产等行业业务总量有所回落。
赵庆河表示,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1%,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较为乐观。其中,航空运输、邮政快递、银行、保险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持续位于65.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逆周期调节料再加码
“PMI指数中生产、采购量、进口等指数提高,表明当前企业生产活动相对比较活跃;而新订单、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指数下降,则反映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信心仍然不足。”张立群表示,12月PMI指数中各项指标涨跌互现,表明促进经济回暖因素与经济下行压力仍处相互角力之中,未来前景仍不明朗。应继续着力落实好实现“六稳”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加强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
巩固经济趋稳态势,加码逆周期调节成为业内共识。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改变了对稳健货币政策的描述,将2018年的“松紧适度”调整为“灵活适度”,表明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将根据经济形势更加灵活主动。同时本次会议更强调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强制造业中长期融资。
中国银行报告预计,2020年年初货币政策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应对信贷需求的上升,操作将更偏宽松。一是货币政策会更倾向于推出定向的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政策,加强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支持程度,优化融资结构。二是未来货币政策将注重引导LPR利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融资成本的下行。
从指数变化中可以看到,经济运行虽然仍有下行压力,但积极因素持续累积、逐渐显现,平稳发展基础不断增强,经济韧性较好,抵御风险能力增强,为2020年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孙琼英
国家统计局方面表示,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4%,较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年均值0.3个百分点,显示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平稳扩张态势。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扩张
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制造业延续11月扩张态势,景气稳中有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PMI均位于临界点之上;小型企业PMI为47.2%,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2月制造业PMI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生产继续加快,需求保持扩张;二是进出口状况改善,国外订单明显增长,原材料进口继续回暖;三是供需状况有所改善,价格指数双双回升;四是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增势良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12月份PMI指数与上月持平,维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趋稳迹象继续保持,但基础仍需大力巩固。
非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态势。
具体来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0%,比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但高于去年同期,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铁路运输、住宿、电信、互联网软件、金融、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业务活动较为活跃;批发、道路运输、餐饮、房地产等行业业务总量有所回落。
赵庆河表示,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1%,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服务业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较为乐观。其中,航空运输、邮政快递、银行、保险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持续位于65.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逆周期调节料再加码
“PMI指数中生产、采购量、进口等指数提高,表明当前企业生产活动相对比较活跃;而新订单、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指数下降,则反映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信心仍然不足。”张立群表示,12月PMI指数中各项指标涨跌互现,表明促进经济回暖因素与经济下行压力仍处相互角力之中,未来前景仍不明朗。应继续着力落实好实现“六稳”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加强经济回稳向好的基础。
巩固经济趋稳态势,加码逆周期调节成为业内共识。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改变了对稳健货币政策的描述,将2018年的“松紧适度”调整为“灵活适度”,表明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将根据经济形势更加灵活主动。同时本次会议更强调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强制造业中长期融资。
中国银行报告预计,2020年年初货币政策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应对信贷需求的上升,操作将更偏宽松。一是货币政策会更倾向于推出定向的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支持政策,加强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支持程度,优化融资结构。二是未来货币政策将注重引导LPR利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融资成本的下行。
从指数变化中可以看到,经济运行虽然仍有下行压力,但积极因素持续累积、逐渐显现,平稳发展基础不断增强,经济韧性较好,抵御风险能力增强,为2020年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孙琼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