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19城“零成交”对房价意味着什么
  □谭浩俊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4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9.2%;商品房销售额8203亿元,同比下降35.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4.7%。
  2月份,由于疫情导致部分城市成交“停摆”,70个大中城市中有19城(武汉、石家庄、太原、扬州、蚌埠、平顶山等)新房“零成交”。二手房方面,2月份,武汉、石家庄、呼和浩特、包头、锦州、扬州等24个城市二手房“零成交”。
  疫情确实是导致2月份楼市高度下沉、成交量大幅下降的一个原因,或者说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一场疫情,绝对决定不了楼市的整体格局和变化。疫情,只是楼市矛盾暴露、问题显现的一个导火索。
  很多人在分析,疫情过后,房价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有认为房价会涨的,也有认为房价会跌的。更有经济学家认为,要防止房价暴跌。显然,这是一种担心,但是,却也不是毫无道理的担心。因为,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是存在的,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也是存在的,市场低迷也就不可避免。关键就看,开发商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到底能将房价扛多久。
  实际上,开发商要想不让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价售房,用售房来回笼资金。因为,经过几年的强调控、特别是“房住不炒”的定位,购房者越来越理性了,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利益博弈天平,也开始向购房者倾斜。开发商只有适应市场变化,通过降价来回笼资金,确保资金链不断。购房的主动权在居民,“保”房价的主动权则在开发商,那就是把房价降到购房者能够接受的水平。否则,吸引不了购房者,尤其是改善性住房消费需求。
  对地方政府来说,楼市问题是一个矛盾非常大的“结”。房价下跌、市场低迷,对地方的经济增长影响很大,对政府财力调度影响很大,对政府能够调控的手段影响很大。但是,如果继续与开发商一起死扛房价,那么,市场低迷的矛盾会更突出,甚至引发房价暴跌。如果通过取消限购等政策,刺激楼市,又有可能与“房住不炒”相矛盾。这样的两难,让地方政府很纠结。
  也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在扶持开发企业方面,也都是点到为止,没有动作太大。所以,对开发商的政策要给,但很适度。给市场的政策,则只有极少数城市使用,且在大环境影响下,效果不明显。因此,地方政府尚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处理。
  开发商资金链紧绷的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金融风险。开发商与银行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一旦开发商出现资金链断裂,最先受伤的,就是银行。因此,只要房价不出现暴跌,只要开发商愿意降价售房,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不是很大。关键就看开发商如何处理房价问题,所以,银行要密切关注开发商的行动。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