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没病也常戴:
日本人的“口罩情结”
  对不少日本人来说,口罩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无数个场景下,可以看到口罩满满的存在感:地铁车厢,它是上下班高峰期的安全感;身体抱恙,它是利他利己的社会礼仪;餐馆饭店,它是服务业的质量保证……更别提每年春天困扰日本人的“花粉季”,琳琅满目的口罩会占据药妆店、便利店的显眼角落,成为特别的“季节风物诗”。
  日本是名副其实的“口罩大国”。据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统计,2018年日本全国口罩年产量约为55亿枚,其中家用口罩近43亿枚。这一年,按照咨询公司富士经济的测算,在买口罩这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上,日本人一共花了358亿日元之多。
  在欧美,戴口罩往往被认为“有严重传染疾病”或者“准备干坏事”。而在日本,戴口罩与日本人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息息相关。
  口罩在日本人的“日常”中演化出了更多特殊的功能。在某些场合,口罩不再是为了安全和健康,甚至还有装饰和心理上的抚慰作用,被认为是特定人群的“口罩依赖症”。所以有人说,口罩之于日本人,就像一件“铠甲”。
  口罩在日本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明治时代初期。当时的口罩以黄铜丝网为芯,主要用于防尘。但回顾历史,与疾病的抗争,是促使口罩风潮席卷日本列岛的主要原因。
  1918年,西班牙流感肆虐世界,日本超过2300万人被感染,死亡人数据说达40多万人。惨痛的一幕促使口罩在日本流行。此后,每出现一次大规模的传染病,口罩在日本的销量便攀上新高。上世纪80年代以来,花粉症在日本的流行进一步促进了口罩在普通家庭中的传播。花粉症被称为日本的“国民病”,据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对花粉敏感。
  日本人使用口罩的场合十分丰富。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推荐了使用口罩的11种场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防尘或者防花粉,例如大扫除、园艺作业、花粉和沙尘飞扬的场合;人群中保持卫生,例如考试学习时、办公室中、公共卫生场所中、料理时、人群中、公共交通工具中;防寒保暖;甚至还有睡觉时。
  除了这些官方推荐的使用场合,日本人对口罩还有着更多需求。
  在一项针对20到30岁日本女性的调查中,预防感冒或花粉症而戴口罩的占60.3%,因为皮肤干燥和没有化妆想把脸隐藏起来而戴口罩的占23.8%,秋冬季防寒保暖而戴口罩的占5.5%。还有因为防紫外线、有安全感、让脸显得小一点而戴口罩的,原因五花八门,“想戴就戴”。(摘自《新民晚报》吴宇桢/文)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