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逆回购利率下调20基点释放出什么信号?
据央行官网3月30日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0%,上次中标利率为2.40%。此前,逆回购操作已连续29个交易日暂停。
另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近年每次5BP或者10BP的降息或加息力度,本次7天逆回购一次性降息20BP,降幅创下了2015年以来新高。
逆周期调节加码
央行逆回购,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通俗来说,逆回购就是主动借出资金、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央行上次开展逆回购操作是在2月17日,当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2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本次重启逆回购操作下调了中标利率。央行官网信息显示,当日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量为500亿元,中标利率为2.20%,月17日逆回购的中标利率为2.40%。因30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500亿元。
这已是最近5个月来,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第三次下降。
第一次:2019年11月18日,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5个基点,由2.55%降至2.5%;
第二次:2020年2月3日,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10个基点,由2.5%降至2.4%;第三次:2020年3月30日,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20个基点,由2.4%降至2.2%。
不难看出,此轮公开市场操作“降息”不仅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而且节奏在加快,幅度在扩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临近季末,季节性流动性压力有所增加。30日央行开展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在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中标利率由此前的2.4%下调至2.2%,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是贯彻落实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具体体现。预计在随后开展的MLF操作中标利率将同步下调,释放LPR改革潜力,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认为,这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选择在这个时点降息应该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国际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后做出的决策。
存款基准利率4月见分晓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LPR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为MLF利率下降、银行资金成本下降等。
3月LPR报价按兵不动。据中国货币网消息,2020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报价与上月保持一致。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意味着未来LPR仍有下行空间,而“疏通传导机制”也意味着融资成本下行不能仅依靠下调MLF来解决,也需要商业银行降低对短期利润增长的过高要求,向实体经济让利。
从存款基准利率角度看,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4月中旬或是较为合适的下调窗口。由于存款成本是银行成本的重要部分,存款利率若下调25个基点将会直接导致LPR报价下调20至25个基点,从而达到在帮助银行缓解成本压力的同时,将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传导给实体企业。张莫
另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近年每次5BP或者10BP的降息或加息力度,本次7天逆回购一次性降息20BP,降幅创下了2015年以来新高。
逆周期调节加码
央行逆回购,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通俗来说,逆回购就是主动借出资金、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央行上次开展逆回购操作是在2月17日,当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2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本次重启逆回购操作下调了中标利率。央行官网信息显示,当日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量为500亿元,中标利率为2.20%,月17日逆回购的中标利率为2.40%。因30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500亿元。
这已是最近5个月来,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第三次下降。
第一次:2019年11月18日,7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5个基点,由2.55%降至2.5%;
第二次:2020年2月3日,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10个基点,由2.5%降至2.4%;第三次:2020年3月30日,天期央行逆回购利率下降20个基点,由2.4%降至2.2%。
不难看出,此轮公开市场操作“降息”不仅表现出一定的持续性,而且节奏在加快,幅度在扩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临近季末,季节性流动性压力有所增加。30日央行开展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在满足短期流动性需求的同时,中标利率由此前的2.4%下调至2.2%,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是贯彻落实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具体体现。预计在随后开展的MLF操作中标利率将同步下调,释放LPR改革潜力,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认为,这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标志着货币政策进入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阶段,选择在这个时点降息应该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国际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后做出的决策。
存款基准利率4月见分晓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贷款利率则锚定LPR。LPR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为MLF利率下降、银行资金成本下降等。
3月LPR报价按兵不动。据中国货币网消息,2020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报价与上月保持一致。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意味着未来LPR仍有下行空间,而“疏通传导机制”也意味着融资成本下行不能仅依靠下调MLF来解决,也需要商业银行降低对短期利润增长的过高要求,向实体经济让利。
从存款基准利率角度看,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4月中旬或是较为合适的下调窗口。由于存款成本是银行成本的重要部分,存款利率若下调25个基点将会直接导致LPR报价下调20至25个基点,从而达到在帮助银行缓解成本压力的同时,将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传导给实体企业。张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