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金融委喊话加强投资者保护
近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资本市场监管罕见发声,多次点名“造假、欺诈”。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在加强投资者保护方面,金融委对监管部门提出哪些新要求?
金融委会议对资本市场监管罕见发声。4月1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研判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并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
统计显示,春节以来,已有至少9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包括东方网力、豫金刚石、长城影视等等。因恰逢年报披露季,信息披露违法案件当中,财务造假案件预计不在少数。
资本市场地位逐步凸显
本次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本周召开的金融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而上周的金融委会议研究的内容也和资本市场相关。
4月9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提出,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沈娟表示,金融委屡次提及资本市场,本次更是召开专题研究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强化了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凸显资本市场在顶层设计规划中的重要地位,资本市场深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基础制度改革和打击违法行为将助力完善投融资良性生态。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会议认真研判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活力逐步提升。国际上金融市场震荡回稳,经济走势受疫情冲击十分明显。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淑斌表示,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不确定性增强,当下形势的研判,对于我们防范金融风险事关重要,中国疫情防控比境外要好一些,属于巩固阶段,境外的疫情也呈现出稳定迹象,后续还是需要强化,整个影响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这个过程中对国内带来的冲击是需要关注的。
会议提出,目前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关键在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把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当前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这是今年以来MLF利率第二次下调,也是3年来首次跌破3%。由于3月末央行下调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业内专家认为,本次MLF利率下调符合市场广泛预期,政策利率联动调整,释放出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信号。
加强投资者保护
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市场纪律。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上市企业无视法律和规则,涉及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
针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证监会发布声明,表示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证监会指出,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瑞幸咖啡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经境外监管机构注册发行证券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
不仅如此,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前有秀强股份、雅本化学和泰和科技三家公司因涉嫌误导性陈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有东方网力、中润资源、长城影视、豫金刚石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市场人士表示,最近几周几乎每周末都有一两家立案信息,从严监管的信号明显。
自新《证券法》颁布以来,信息披露监管趋严已成常态,违规信披纳入的范围越来越广,微信、微博、互动易等非正式公告途径也被纳入监管当中。
同时,新《证券法》也大幅提高了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原来最高可处以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对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虚假陈述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虚假陈述的,规定最高可处以1000万元罚款等。
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
金融委对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要求。
会议指出,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坚决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沈娟认为,在注册制的制度设计下,有必要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这有助于强化市场约束,增强市场信心,构筑投融资良性生态,同时,券商是资本市场核心载体,必须做到勤勉尽责,资本市场改革将依赖于券商全面落地,同时券商也将直接受益于改革红利。
程丹
金融委会议对资本市场监管罕见发声。4月1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研判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并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
统计显示,春节以来,已有至少9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包括东方网力、豫金刚石、长城影视等等。因恰逢年报披露季,信息披露违法案件当中,财务造假案件预计不在少数。
资本市场地位逐步凸显
本次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金融委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本周召开的金融委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而上周的金融委会议研究的内容也和资本市场相关。
4月9日召开的金融委会议提出,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沈娟表示,金融委屡次提及资本市场,本次更是召开专题研究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强化了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凸显资本市场在顶层设计规划中的重要地位,资本市场深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基础制度改革和打击违法行为将助力完善投融资良性生态。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会议认真研判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活力逐步提升。国际上金融市场震荡回稳,经济走势受疫情冲击十分明显。
中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淑斌表示,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不确定性增强,当下形势的研判,对于我们防范金融风险事关重要,中国疫情防控比境外要好一些,属于巩固阶段,境外的疫情也呈现出稳定迹象,后续还是需要强化,整个影响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这个过程中对国内带来的冲击是需要关注的。
会议提出,目前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关键在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把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当前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5%,较上期下降20个基点。这是今年以来MLF利率第二次下调,也是3年来首次跌破3%。由于3月末央行下调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业内专家认为,本次MLF利率下调符合市场广泛预期,政策利率联动调整,释放出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的信号。
加强投资者保护
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市场纪律。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上市企业无视法律和规则,涉及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
针对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证监会发布声明,表示对该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证监会指出,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市场的法律和规则,真实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有关安排,依法对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坚决打击证券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瑞幸咖啡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经境外监管机构注册发行证券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
不仅如此,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前有秀强股份、雅本化学和泰和科技三家公司因涉嫌误导性陈述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有东方网力、中润资源、长城影视、豫金刚石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市场人士表示,最近几周几乎每周末都有一两家立案信息,从严监管的信号明显。
自新《证券法》颁布以来,信息披露监管趋严已成常态,违规信披纳入的范围越来越广,微信、微博、互动易等非正式公告途径也被纳入监管当中。
同时,新《证券法》也大幅提高了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从原来最高可处以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对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组织、指使从事虚假陈述行为,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虚假陈述的,规定最高可处以1000万元罚款等。
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
金融委对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要求。
会议指出,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披露,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坚决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沈娟认为,在注册制的制度设计下,有必要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这有助于强化市场约束,增强市场信心,构筑投融资良性生态,同时,券商是资本市场核心载体,必须做到勤勉尽责,资本市场改革将依赖于券商全面落地,同时券商也将直接受益于改革红利。
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