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人间有味菜市场
□李耀岗
  每个人都心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于我,不是超市,也不“在别处”——菜市场可能是离得最近的一个。
  中国的菜市场或曰自由市场,可能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烟火是啥?无非柴米油盐,无非酸甜苦辣,菜市场也可以说是人世间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的聚集地。汪曾祺在《食道旧寻》中写道:“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以前我经常在外地跑时,每到一处必去两个地方,一是博物馆,一是菜市场。因为,博物馆藏着这个地方的过去,菜市场藏着这个地方的现在。
  按说,多大的菜市场,也是一个卖、一个买,有甚奇哉?但菜市场作为连着百姓生计和生活的特定所在,却是不可多得的世相集散之地。当下,越是现代化的城镇越是建得不分彼此,远远看去都是一副模样,即便去了一些城市别致的消费场所,也大同小异,分不出你我,宛如商家在全国开的连锁店。唯独菜市场除外,围绕着肉菜的多是小的买卖,如缝纫、扦裤边,修锁、配钥匙之类的,无所不有,杂得都分不出类。在菜市场做生意的也尽是挣点辛苦钱的小老百姓,有的完全是自家手艺、祖传绝活,你很难以标准化要求,只好任其生长得杂花生树、活色生香。我甚至可以断定,各地的菜市场是最具地域代表性的地方之一,而对于有些地方这个“之一”也可以略去。如果觉得活得寡淡,不接地气,完全可以在菜市场得到治愈,有时候多大的事儿,也不及一把芹菜、两头新蒜来得贴心贴胃。这时,你会不由感叹,幸好生而有形,时刻有真实而具体的知觉将人打回生活本身。
  试想,无论南北东西、沿海内地,随着现代化城市化高歌猛进,人们的衣着服饰、房舍住处可能渐渐趋同,但各地人们对口味和肠胃的偏好却是很难改变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胃口,走得再远再久的人也念着家乡的那一口特别的味道,而且这味道大馆子小门面不常有,菜市场却常有。如此,在目下的中国,能慰藉腹胃一解乡情的地方,恐怕就是各地菜市场了,而且越老的菜市场越藏着此地人心心念念的特别之物,巷子越深越地道。比如,川人文友写了一段成都的农贸菜市场:“称五斤海椒,现场帮你选、帮你洗、帮你捣碎成酱,只烦劳你自己去旁边摊摊买点花椒颗颗和大蒜颗颗;卖菜的大爷兼卖花花和野生果果,花是长寿花,果果是刺梨,大爷没有微信,可以扫旁边卖牛肉饼的;告诉卖鸡的,上周买鸡忘记带走胗肝了,他随手在案板上捡一个丢给你……”闽南的同学在朋友圈晒:“家门口卖海鲜的小贩刀法娴熟,出神入化,龙虾估计都没有反应过来就成了片儿……”甘肃会宁的同学,拍了市场上各种稀奇古怪的杂粮颗粒,发群里让大家辨认,同学还在小视频里大口嚼着市场里刚烤好的土豆,土豆夹了碧绿的咸韭菜,隔屏透香。同样,无论你何时何地到了我老家晋西南的自由市场,那面食为王的地方,各种饼子、麻花、油糕、凉粉一定是少不了的;尤其现在,原本不过是自家闲时的家常小吃也进入市场,如稴馍、油饦、烙馍等。清明时,见有人发视频,连祭祖的子福馍、枣蛋子也有专门卖的了。
  菜市场的民间性,给予了它们接纳和保持地域特色的条件和需求,其最大特点就是包容。许多自由市场,几乎囊括了所有当地百姓想买卖的物品,哪怕一个小老太太做的几双花鞋,一个老爷子捏的几个面人,一个大嫂从崖畔摘来的一捧酸枣,都有可能找到买家。因此,在这里,也就有了走遍所有大商场都不遇的小神奇和大阵仗。家门口的自由市场,可以淘到配不齐的纽扣、趁手的小工具,也有现杀羊的老店、挂驴头卖驴肉的摊子。
  我去上海几次,常居浦东,把张江一带的菜市场跑了个遍,听他们说地道的上海话,跟你斤斤计较也是乐子。我亦曾在新疆盘桓半月,放着宾馆提供的免费早餐不顾,偏向大巴扎品尝特色小吃。我还去过川西,路过康定时,抽空去了镇上的自由市场闲逛,结果淘到了正宗的略带膻味的牦牛肉干。另外,大凡菜市场的夫妻档、父子摊、家庭店都是很多的。那一项经营基本上就是一种生活,一个营生,一家人烟火升腾的世界。
  法国探险家西尔万·泰松的《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写到,他为隐居生活采购物资时,在超市茫然地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涌起对现代生活的厌恶。我已经很多年未去过超市,自由市场却常常会去。每个人都心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于我,不是超市,也不“在别处”——菜市场可能是离得最近的一个。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