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不用着急,放松一些!我们会全力以赴帮助大家早日康复。”在位于科威特首都省的自然康复医院,吉林省第14批援科威特医疗队队长王振华常常对患者说这句话。
  把脉,问诊,针灸,推拿,拔罐……一年多来,中国援科医疗队队员们克服了疫情给诊疗工作带来的挑战,致力于改善当地就诊流程繁杂等问题,当地民众对中医的好感也日益加深。
  今年初以来,科威特连续数月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都在5000例左右,医疗队员的工作强度激增。一些患者就诊时或不戴口罩,或拒绝测温,医疗队员不得不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但他们依然坚决保障各项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
  今年1月,一名叫法沃兹的患者因出现呼吸困难、视力模糊、耳鸣失眠且伴有下肢水肿等症状前来就诊。“这种情况如果在当地治疗,因实验室检查缓慢,患者预约诊疗时间难以确定,不仅费用高昂,且预后改善也不明显。但我们通过中医脉象可更快识别出症结所在。”医疗队擅长针灸的队员年洪权说。
  经过中医治疗,法沃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后来,他成了中医的忠实拥趸并开始学习中文,接受了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还尝试在生活中根据中医“四气五味”知识来搭配健康饮食。
  自然康复医院院长萨拉赫表示,中国援科医疗队给他带来了医学理念上的触动。“以前对于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都只能通过止痛药物甚至是手术来处理,不但疗效不好,而且副作用大、预后不良,但是中医针灸推拿等方法非常神奇,既安全方便,疗效又很明显。”
  1976年,我国向科威特派出首批医疗队。目前在科的医疗队已经是吉林省派出的第14批、中方派出的第22批。40多年来,中方已累计向当地派遣医疗队员222人次,接诊约80万人次。
  “努力成为一颗颗优质的‘种子’,发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王振华说,中国援科医疗队给当地民众和医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们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医疗队也教授当地不少人初步的中医治疗方法,给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经过不断努力学习,我们院一些医生已基本掌握了中医推拿、针灸等原理和方法。即使中国医生不在,我们也能为当地病患提供中医治疗方法。”萨拉赫说。
  在近日为这批医疗队员举行的离任欢送会上,中国驻科威特大使张建卫表示,中国医疗队项目只是中科卫生合作乃至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一个小小缩影。两国都有着人类命运与共的情怀。两国真诚相待、合作共赢的事例有很多,可以说中科是志同道合、携手同行的好朋友、好伙伴。
  在欢送会上,科威特卫生部国际司司长蕾哈卜高度赞赏中方医疗队及中科医疗合作,表示科卫生部希望与中方在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在科威特工作的这段时间,对我们医疗队每一位队员来说都是一次成长和考验,”王振华感慨说,“通过把中医技术留在当地、将中医理念传给当地医生,我们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医和中国文化,用实际行动推进建设‘健康丝绸之路’、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尹炣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