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陈柳钦

商业银行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月30日-31日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出“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明确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然伴随着金融由大而强。在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十字路口,党中央谋篇布局,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顺应时代之需。
  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特征,强调“八个坚持”,即: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八个坚持”是我们党对金融本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八个坚持”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结合中国目前所处的内外发展环境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未来须将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人民性切实统一起来,定位好中国金融,让金融更好促进人民福祉的增长。金融事业起于为人民服务,兴于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更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要维护好币值稳定,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
  金融的本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是新时代下中国金融工作的特殊要求,也是我们区别于发达国家对金融本质理解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金融活了、稳了,经济就活、就稳;经济兴了、强了,金融就兴、就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这是对金融本质与规律认识的重大进步。因此,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本身也可能累积形成巨大的风险。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到“两个把握好”: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之所以重要,正是在于它关乎金融安全、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关乎民众的钱袋子。我国金融要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市场既受到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认识上的制约,也面临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通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切实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防止金融风险的积累和蔓延。猛药去疴治已病,抓早抓小治未病,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业是须持牌经营的行业。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金融创新在法治化的轨道上推进,不偏离其初心主业。金融系统要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不断优化金融生态,弘扬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提升金融供给的质效和可持续性,为金融业健康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要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重点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不断优化金融机构布局、市场融资结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好服务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高效能创新、高质量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
  在开放的市场中成长和成熟,是金融业发展的必修课。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金融体系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这是顺应国内外新发展形势,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的考虑,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应有之义。我们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既要以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合规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投资兴业,也要通过与境外建立多双边合作机制平台,支持中资金融机构到境外市场扩展服务。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息息相关。金融业开放本身并不是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但开放过程可能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复杂性。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需要更好统筹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金融业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将稳中求进总基调贯穿于金融工作各方面。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实现既“稳”且“进”,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在“进”上多下功夫,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金融体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继续增强中国金融发展的韧性,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作者系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