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机构支付牌照被注销

商业银行
  连日来,多家支付机构收到央行罚单。11月5日,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行政处罚公示表,嘉联支付有限公司因涉及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款299万元。
  稍早前,浙江唯品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相关规定,被央行罚款10万元。另外,央行对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汇支付”)罚没合计超8000万元。
  据央行披露的信息,截至11月5日,今年以来有15张支付牌照被注销,这也意味着有15家支付机构“离场”。
  其中,中汇支付的大额罚单备受业界关注。根据央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中汇支付因存在多项违规行为被警告,被没收违法所得1328.11万元,罚款6762.55万元,合计达8090.66万元。
  上述罚单显示,中汇支付共存在三项违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办理特约商户资金结算;未按规定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未按规定设置收单银行结算账户。与此同时,中汇支付法定代表人陈某平被警告,并罚款55万元。
  时至2023年,在央行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示信息(2023年1月第五批)的支付牌照续展中,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中止对中汇电子支付有限公司《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申请的审查。
  对于中汇支付被重罚原因,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未按规定办理特约商户资金结算及未按规定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已经触碰了反洗钱相关“红线”,这种情况很可能会被违法洗钱网络利用;另外,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综合以上,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违法零容忍的态度。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罚单数量超20张,合计罚没金额超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罚金有所提升,且年内罚单中机构与相关责任人被双罚的情形较多,违法违规事由则主要集中在违反支付结算管理相关规定及未按规定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等方面。
  同时从行业角度看,据央行数据,截至11月3日,支付牌照数量为186张,累计被注销支付牌照机构达85家。可以看到,支付牌照数量正缩减。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