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农商行员工伏玉:

以爱为笔,书写助民担当

2025年10月08日 字数:1535
  “志愿不是一阵风,而是一辈子的事。”这句朴素的话语,是江苏东方农商行员工、连红义工服务队成员伏玉坚守十年的信念。十年来,她怀揣热忱与责任,在助学、助残、助农的广阔天地里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志愿者的担当,将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港城的璀璨火炬,温暖了无数人的生活。
  助学十年,做困境学子的“筑梦人”
  “每个孩子都该有追逐梦想的机会。”正是带着这份对教育的珍视与对孩子们的关爱,伏玉在助学路上一走就是十年。作为连红义工服务队的一员,她积极动员身边力量,与15名同事组成帮扶小队,累计资助20多名困难学生。
  每年,伏玉都会提前筹备,为孩子们精心挑选衣物、购置学习用品,按时送去资助金,用物资帮扶为困境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而她的关怀,远不止于此。开学季,她会专程来到学校,为孩子们送上殷切叮嘱,鼓励他们在求学路上勇敢追梦;节假日,她放弃休息时间,上门走访学生家庭,与孩子们促膝长谈,聊学习中的困惑、谈未来的理想。在孩子们眼中,伏玉不仅是提供帮助的“好心人”,更是能倾听心声、给予温暖的“大朋友”。她用耐心与陪伴驱散孩子们心中的孤独,为他们点亮了通往理想的求学之路。
  这份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伏玉在2022年荣获“连云港市优秀志愿者”称号。更令人欣慰的是,她帮扶的学子中,已有多人成功考入理想学校,他们将伏玉传递的爱心化作前行的力量,继续将这份温暖接力传递下去。
  助残关爱,做特殊儿童的“暖心人”
  在助残志愿服务领域,伏玉始终秉持着细腻与温柔,用爱心呵护特殊儿童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她曾多次陪同听障儿童走进苍梧绿园,牵着孩子们的手触摸花草的纹理,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活动。通过肢体互动与视觉感知,伏玉帮助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感受自然之美,收获童年应有的欢乐;她定期前往康复中心,陪孩子们做手工、玩游戏,用欢声笑语驱散他们内心的胆怯。此外,她还主动协助工作人员做饭、包饺子,让孩子们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让妈妈歇一会”公益活动中,伏玉全程陪伴自闭症儿童,陪他们读书、画画,为长期处于疲惫状态的妈妈们留出宝贵的休息调整时间,用实际行动缓解了特殊家庭的照护压力,让关爱之光照亮每一个特殊孩子的成长之路。
  助农破局,做乡村振兴的“赋能者”
  扎根乡村金融岗位多年,伏玉深知农户“丰产不丰收”的焦虑。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她积极探索助农新模式,创新性地提出“金融服务+新媒体助农”思路,用短视频为家乡特产搭建起通往市场的“云端桥梁”。
  今年“五一”节前,朝阳街道农户陈建明种植的20亩“玛瑙红”樱桃迎来丰收,可销路问题却让他犯了难。得知这一情况后,伏玉第一时间与村书记李传茂沟通,迅速策划推出“爱心助农系列”短视频。视频中,她用镜头清晰展现樱桃饱满的果实与新鲜多汁的口感,还贴心附上“五一采摘攻略”,并在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同步推送。短短几天时间,该视频累计获得7万余次浏览、800余次转发,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樱桃很快被市民采摘一空,解决了陈建明的燃眉之急。
  在此之前,伏玉就已开始为朝阳街道的冻梨、苹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及当地民宿义务推广。她邀请村书记出镜“站台”,通过生动的场景化呈现,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优质特产与乡村美景,助力“小特产”成功走进“大市场”。截至目前,伏玉制作的助农短视频已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超8000斤,带动当地3家农家乐客流量增长30%,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数字活力。
  十年光阴,弹指而过。从助学路上的“筑梦人”,到助残领域的“暖心人”,再到助农破局的“赋能者”,伏玉始终以党员的初心坚守使命,以志愿者的热忱传递温暖。未来,她将继续深耕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探索更实的行动、更新的方法,为更多人带去希望与力量,让志愿之光在港城大地上持续闪耀,照亮更多人的幸福之路。
  (通讯员 陈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