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引流+场景赋能+数字驱动:体育产业与文旅经济融合

2025年10月08日 字数:1932
  近两年,体育产业出现了新变化。从单点业务转向集聚化更明显——运营、制造、场馆、培训等要素聚在同一区域,分工细也协同紧。同一时间,旅游消费升级了——不再满足于看风景,而是希望真正参与进来。这个趋势,在长三角表现得尤其直观。例如,上海靠国际赛事打响城市名片;江苏把体育制造做成了上下游齐全的链条;浙江凭借山海资源推进徒步、骑行和水上项目。差异化布局带来了互补关系,彼此拉动的效果更明显。海南不只有海滩,还把冲浪、帆船加了进来,游客能从“看”转到“玩”。如此,游客玩得更有意思,地方也多了就业和税源。
  一、体育产业集群与文旅经济融合的内在逻辑
  体育产业集群与文旅经济的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基于内在需求与价值共鸣的深度耦合。
  (一)从需求侧看,消费升级是核心驱动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需求正从物质型向服务型、体验型转变。体育观赏、户外运动、深度体验等方式已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成熟的体育产业集群能够提供丰富的产品供给,有效承接并激发文旅市场的消费潜力。
  (二)从供给侧看,产业升级是内在要求。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支撑,而文旅产业恰好是重要的流量入口。文旅景区可通过植入体育元素,突破“门票经济”瓶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重游率,实现从“观光”到“度假”的转型升级。
  (三)从理论层面看,该融合符合“产业融合理论”与“增长极理论”。不同产业间的边界模糊与交叉创新,能催生出“体育旅游”、“康养度假”、“观赛旅游”等新业态,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同时,以重大体育设施或品牌赛事为核心构建的增长极,能产生强大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带动周边整个文旅产业链的发展。
  二、主要融合路径与实践探索
  基于国内外的成功实践,体育产业集群与文旅经济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条路径。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功范式。
  (一)赛事引流型路径:以核心IP带动消费集聚。品牌赛事是体育产业集群最优质的内容IP和流量引擎。在这一路径下,又可细分为两种成功模式:一种是以苏州“苏超”为代表的城市规划型模式,通过系统规划构建成熟的城市足球联赛体系,强调整合城市资源,将赛事与城市旅游营销紧密结合,高效地拉动了周边消费产业链。另一种是以贵州榕江\"村超\"为代表的草根原生型模式,根植于深厚的民间土壤,将足球竞赛与民族文化完美融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观赛体验,带动了当地消费的爆发式增长。
  (二)场景赋能型路径:以空间载体重构体验模式。此路径侧重于将体育设施、训练基地等集群要素深度嵌入文旅场景。一方面,推动大型体育场馆从单一竞赛功能向集竞赛、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城市文体综合体转型,使其成为市民休闲和旅游打卡的地标。另一方面,依托自然资源,规划建设徒步骑行绿道、滑雪度假区、水上运动中心等设施,将一片区域打造为以体育为主题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三)数字驱动型路径:以科技创新促进智慧融合。数字技术是打通体育集群与文旅经济的关键赋能器。通过VR/AR技术,可打造线上虚拟体育场馆和元宇宙赛事观赛体验,打破时空限制。通过智慧化改造,可实现景区、场馆的预约预订、客流疏导、智能导览等一体化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三、现实困境与应对路径
  虽然“体育+文旅”的融合热度很高,但在实践中并不顺利。很多地方在推动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各自为政”的问题。体育和旅游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规划与资金往往对接不上,导致好项目落地变慢。其次,一些地方为了追赶潮流,容易陷入模仿。例如,马拉松和自行车赛很受欢迎,但多个城市一哄而上,缺乏自身文化特色,导致同类项目过剩,游客新鲜感不足。还有一个长期的瓶颈是人才。真正懂得如何把赛事组织、旅游开发和市场推广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并不多,不少项目因此缺乏后续活力。
  解决这些问题要靠耐心和操作性措施,而不是空洞地宣传。各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固定日期的协调会议,把体育、文旅、交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聚到一起,减少各自为政。在项目布局上要讲特色,比如西南能依托民族文化发展山地赛事,而沿海则适合水上运动。科技手段同样能解决问题,如许多城市用数字化平台把门票、出行、赛事打通,游客一机在手即可安排行程。人才缺口可以靠教育来弥补,比如开设跨学科课程,或者安排学生到赛事公司、景区参与实习。经过工作实践方式锻炼的毕业生,更能适应产业融合的实际要求。
  四、结语
  借助体育赛事、沉浸式场景和智慧化服务,居民的消费活力被进一步释放,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支撑点。今后的推进要结合市场规律与政策扶持,突出各地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并确保项目不是“一阵风”,而是真正能长期运作。只有完成从“表面叠加”到“深度融合”的跨越,体育与文旅才能在经济产出、文化传播和社会效益上展现更强的影响力。
  作者:陈光中(UCS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