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新国标”征求意见 影响几何

2025年10月09日 字数:2466
  随着外卖标准落地完善,平台经营将更规范、商户负担将更轻盈、配送员权益将更有保障、消费者将吃得更安心。
  本报综合报道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份被业内视作外卖平台服务“新国标”的文件,精准聚焦平台收费不透明、“内卷式”促销、“幽灵外卖”、骑手权益保障不足等行业突出问题,既为平台规范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划定标尺,也剑指减轻商户经营负担、引导市场公开有序竞争,更意味着今年盛夏电商头部企业掀起的“外卖大战”或将逐步收尾。
  破解外卖行业“内卷”
  自2008年国内诞生首笔线上外卖订单以来,多平台相继入局,消费场景从“一日三餐”延伸至全时段、跨品类。
  作为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消费场景,外卖行业已迈入“万亿规模”新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达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日均消费近33亿元。万亿市场、千万骑手、数亿用户的体量之下,行业规范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今年以来,头部平台为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反复推出“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促销活动,“外卖大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餐饮市场“内卷”。
  “大战核心是抢流量,但往往忽视服务差异化与技术创新,长期可能导致行业创新动力不足,陷入‘低水平内卷’。”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头部平台虽占据主导地位,却需承担更高的获客与留存成本,最终可能通过提高商家佣金或降低服务质量等方式转嫁压力,损害行业生态健康。在袁帅看来,激进营销虽能短期重塑市场格局,但行业长远发展仍需平衡“规模扩张”与“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竞争侵蚀整体价值。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已会同有关部门多次约谈饿了么、京东、美团等外卖平台,直指竞争中的突出问题,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维护公平秩序。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正是针对行业核心痛点形成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严管商户与食品安全
  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幽灵外卖”与商户“爆单”问题,《征求意见稿》从商户入驻、信息审核等全流程提出要求,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所谓“幽灵外卖”,是指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法资质的商户,通过假证、套证、借证等违规手段入驻平台,凭借虚假证照与地址信息提供餐饮服务,不仅扰乱市场秩序,更埋下严重食品安全隐患。
  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商户提供真实证照、门店场景信息,甚至需提交“一镜到底”的定位视频,由平台严格执行准入审核与动态核查,并通过“网上亮证”接受社会监督。
  “以信息真实性为抓手,能从源头上阻断违规商户进入通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欣解释。
  而“爆单”现象,即订单高峰期商户服务能力瞬间过载,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更易引发商户、消费者与配送员的冲突,也被《征求意见稿》纳入治理范畴。文件引入“接单控制提示”机制,明确平台可通过算法监测商户订单负荷,在出现积压趋势时主动预警;同时鼓励平台同步向消费者提示“商家繁忙”等信息,在尊重商户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协同维护服务稳定性。
  规范收费与竞争
  近年来,平台存在收费不透明、“内卷式”促销等问题,不仅加重商户负担,也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征求意见稿》从收费规则与促销管理两方面入手,为市场竞争划定“红线”。
  针对平台收费“糊涂账”,《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平台规范收费项目、主动公示收费信息,并开展收费合规审核,确保收费透明、合理,切实减轻商户经营压力。而对于“百亿补贴”等引发的“内卷式”竞争,文件则强调促销活动需公开透明、促销规则需公平合理,更明确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商户参与促销,或干预商户自主设定促销力度。
  “依赖补贴的外卖大战难以长期维系。”业内人士分析,过去补贴模式下,用户黏性高度依赖优惠力度,一旦补贴减弱,部分用户可能转向其他平台甚至回归线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强治认为,《征求意见稿》明确“平台价格促销成本不得变相或直接转嫁给商户”,正是从制度层面避免商户“被内卷”,推动行业从“价格比拼”转向“价值竞争”。
  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还从入驻条件、运营管理等方面,强化平台对商户的管理责任:要求平台建立规范准入机制,严格审核商户资质,提供技术支持与运营指导,加强日常经营监管,通过全链条管理提升平台服务质量与食品安全水平。
  保障配送员权益
  作为外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员权益保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征求意见稿》聚焦配送员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与社会保障三大核心,首次从标准层面明确权益保障要求。
  《征求意见稿》明确,平台需建立与配送员工作任务、劳动强度相匹配的劳动报酬分配机制,确保收入合理;同时合理限定配送员接单时长,避免超时劳动引发健康与安全风险,对连续接单超过4小时的配送员,平台必须发出疲劳提示;此外,平台还需合理设置同时接单量与单日接单量上限,从制度上防止配送员“过度劳累”。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同类国际标准,此次《征求意见稿》的突出亮点在于聚焦“主体协同”:不仅规范平台行为,更兼顾商户、配送员、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利益,填补了现有标准在主体关系协调层面的空白。
  “《征求意见稿》通过整合食品安全、公平竞争、劳工权益等多维度监管要求,优化外卖行业生态,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共生共赢。”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评价。
  从可操作性来看,《征求意见稿》紧密结合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实际,系统梳理服务流程中的关键问题,为平台提供了从“单向度合规”转向“多维度合规”的管理指引,既能有效规范行业行为,也能提升整体服务效率。
  业内普遍认为,外卖“新国标”的征求意见,既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随着外卖标准落地完善,平台经营将更规范、商户负担将更轻盈、配送员权益将更有保障、消费者将吃得更安心。一个公平、有序、可持续的外卖行业新生态正加速形成。这不仅将提升消费者信任度与行业整体形象,更将为我国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让“外卖服务”真正成为惠及民生、赋能产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