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先于理由
□曹 林
2025年10月17日
字数:400
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曾谈到人们常说的“给我一个理由”——如果你能说出爱一个人的理由,你根本不爱他。爱的行动本身,就证明了爱的“无理由”内核。那种基于理由的爱,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理由”是给别人看的。为什么做这件事,向他人讲述时,通过理由赋予某个选择以合理性,这种理由往往可以随意替代——相反面也能找到理由。另一种更常见的状态是,特别不想做某件事时,纠结之中会去找理由——给我一个做这种选择的理由,有什么理由做这件事呢?理由常常会成为不想干的“借口”。当需要理由时,内心涌动着的往往是拒绝。
多数情境下,人们做一件事是不需要理由先行的,先干再说,干出了结果,行动就是结果的理由。取得了成果,这个结果就是理由。行动总是先于理由,理由在行动中产生,并在结果中得到确证。人们在纠结的时候掷硬币,并不是把决定权交给硬币,掷硬币本身就是一种下定决心后的行动仪式。
“找理由”是一种消极且内耗的精神行动,啥也别说,干就是了。
“理由”是给别人看的。为什么做这件事,向他人讲述时,通过理由赋予某个选择以合理性,这种理由往往可以随意替代——相反面也能找到理由。另一种更常见的状态是,特别不想做某件事时,纠结之中会去找理由——给我一个做这种选择的理由,有什么理由做这件事呢?理由常常会成为不想干的“借口”。当需要理由时,内心涌动着的往往是拒绝。
多数情境下,人们做一件事是不需要理由先行的,先干再说,干出了结果,行动就是结果的理由。取得了成果,这个结果就是理由。行动总是先于理由,理由在行动中产生,并在结果中得到确证。人们在纠结的时候掷硬币,并不是把决定权交给硬币,掷硬币本身就是一种下定决心后的行动仪式。
“找理由”是一种消极且内耗的精神行动,啥也别说,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