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客户为何成楼市“香饽饽”
				2025年10月28日
				字数:1563
				
			
		  随着多地城中村改造进入签约与安置关键期,房票催生的集中购房需求正快速激活楼市。广州、上海等核心城市的部分新盘已迎来房票客户集中看房、成交热潮,开发商也纷纷加码布局,一场围绕房票客户的“争夺战”已全面打响。这种新型安置方式不仅重构了拆迁安置逻辑,更让新房市场与城市更新深度联动,为楼市注入新的活力。开发商打响“房票争夺战”
“国庆后房票客户明显多了,最近刚签了六七套,都是周边拆迁的业主。”广州黄埔区某楼盘销售人员表示,受城中村改造带动,片区内瞄准房票客户的项目已率先受益。
另一黄埔区楼盘销售人员则透露,该项目三房、四房主力户型已基本售罄,仅剩少量两房户型在售,而成交主力正是房票客户。
当地官方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黄埔区五村七片、枫下、镇龙西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已通过房票认购商品房1459套,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金额达26亿元。除区内消化外,黄埔房票还已辐射至增城、从化、天河等周边区域,实施进度居广州市首位。
上海的房票试点也在加速落地。近期,嘉定区马陆镇彭赵村(北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签约,首日便开出17张房票,成为上海首个在签约首日即批量发放房票的城中村项目。
为争夺这批“意向明确、资金有保障”的客户,开发商纷纷推出定制化促销方案。不少楼盘在宣传海报上突出“房票优选楼盘”“回迁房变商品房,可住可售”等标语;部分项目还推出“到访送米面油”“签约享租房补贴”“免费搬家服务”“赠送车位”等福利,甚至专门设立“房票客户接待经理”,安排熟悉政策流程的销售人员全程协助办理购房手续。
“房票客户资金来源稳定、购房需求迫切,是当前市场的核心增量。”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现房或近现房对这类客户吸引力更强,且他们更倾向选择熟悉的生活圈,因此改造片区周边楼盘自然成为首选。
房票与城中村改造深度绑定
房票购房热潮的背后,是全国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推进。数据显示,2024年城中村改造已扩围至300个城市,全年实施项目1790个;202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加力,计划在新增100套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与此同时,房票安置方式也在全国快速铺开。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约130个城市(区)明确鼓励采用房票安置方式推进拆迁工作,通过政策引导为楼市释放更多刚性及改善型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房票还被用于破解“烂尾楼”难题。近期,广州黄埔区推出的“烂尾楼房票置换方案”备受关注,该方案针对2022年停工的“升龙学府上城”项目,逾200户业主在9月末领到了与原购房款(含首付、贷款本金及利息)等额的房票,可在政府筛选的十余个“保交楼”项目中重新选房。方案明确,房票使用期限至2025年12月30日,选房时若房票金额不足,业主需补足差价;若金额有剩余,多余部分不可兑现,需全额用于购房,且可选房源以地方国企开发项目为主。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烂尾楼业主提供了“解套”机会,也为停滞项目注入了重组活力。通过剥离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业主权益得到最大化保护,市场购买力也得以重塑,充分体现了“无过错者不受惩罚”的原则。
房票安置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房票安置让政府、居民、开发商实现了多方共赢。”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对居民而言,房票大幅缩短了回迁等待周期;对开发商而言,既能加快去库存,也提升了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对政府而言,减少了安置房建设压力,显著提速改造进程。
从市场趋势看,随着更多城市城中村改造进入实操阶段,房票安置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带动更多潜在购房需求释放。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政策机制的逐步完善,房票不仅将成为加速城中村改造的“助推器”,更将成为稳定楼市预期、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一环。未来,在财政保障到位、政策设计优化的前提下,房票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发挥作用,为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宗 禾
	“国庆后房票客户明显多了,最近刚签了六七套,都是周边拆迁的业主。”广州黄埔区某楼盘销售人员表示,受城中村改造带动,片区内瞄准房票客户的项目已率先受益。
另一黄埔区楼盘销售人员则透露,该项目三房、四房主力户型已基本售罄,仅剩少量两房户型在售,而成交主力正是房票客户。
当地官方数据显示,今年8月以来,黄埔区五村七片、枫下、镇龙西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已通过房票认购商品房1459套,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金额达26亿元。除区内消化外,黄埔房票还已辐射至增城、从化、天河等周边区域,实施进度居广州市首位。
上海的房票试点也在加速落地。近期,嘉定区马陆镇彭赵村(北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签约,首日便开出17张房票,成为上海首个在签约首日即批量发放房票的城中村项目。
为争夺这批“意向明确、资金有保障”的客户,开发商纷纷推出定制化促销方案。不少楼盘在宣传海报上突出“房票优选楼盘”“回迁房变商品房,可住可售”等标语;部分项目还推出“到访送米面油”“签约享租房补贴”“免费搬家服务”“赠送车位”等福利,甚至专门设立“房票客户接待经理”,安排熟悉政策流程的销售人员全程协助办理购房手续。
“房票客户资金来源稳定、购房需求迫切,是当前市场的核心增量。”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现房或近现房对这类客户吸引力更强,且他们更倾向选择熟悉的生活圈,因此改造片区周边楼盘自然成为首选。
房票与城中村改造深度绑定
房票购房热潮的背后,是全国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推进。数据显示,2024年城中村改造已扩围至300个城市,全年实施项目1790个;202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加力,计划在新增100套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与此同时,房票安置方式也在全国快速铺开。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约130个城市(区)明确鼓励采用房票安置方式推进拆迁工作,通过政策引导为楼市释放更多刚性及改善型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房票还被用于破解“烂尾楼”难题。近期,广州黄埔区推出的“烂尾楼房票置换方案”备受关注,该方案针对2022年停工的“升龙学府上城”项目,逾200户业主在9月末领到了与原购房款(含首付、贷款本金及利息)等额的房票,可在政府筛选的十余个“保交楼”项目中重新选房。方案明确,房票使用期限至2025年12月30日,选房时若房票金额不足,业主需补足差价;若金额有剩余,多余部分不可兑现,需全额用于购房,且可选房源以地方国企开发项目为主。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烂尾楼业主提供了“解套”机会,也为停滞项目注入了重组活力。通过剥离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业主权益得到最大化保护,市场购买力也得以重塑,充分体现了“无过错者不受惩罚”的原则。
房票安置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房票安置让政府、居民、开发商实现了多方共赢。”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对居民而言,房票大幅缩短了回迁等待周期;对开发商而言,既能加快去库存,也提升了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对政府而言,减少了安置房建设压力,显著提速改造进程。
从市场趋势看,随着更多城市城中村改造进入实操阶段,房票安置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带动更多潜在购房需求释放。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政策机制的逐步完善,房票不仅将成为加速城中村改造的“助推器”,更将成为稳定楼市预期、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一环。未来,在财政保障到位、政策设计优化的前提下,房票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发挥作用,为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