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时隔十年再上4000点

2025年10月30日 字数:2033
  本报综合报道 10月28日上午,A股震荡走高,沪指盘中站上4000点大关。这是自2015年8月19日以来,沪指首次突破4000点。沪指创十年新高
  10月28日早间,沪指在窄幅整理后逐步上行,早盘振幅0.60%,盘中最高触及4010.73点,不仅刷新年内盘中高位,更实现了时隔近十年对4000点的突破。
  回顾今年行情,A股实现了从低位到高位的“跨越式”上涨。4月7日,沪指盘中最低探至3040.69点,创年内新低;仅半年多时间,指数便完成近千点攀升,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从板块表现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31个行业中30个今年以来实现上涨,通信、有色金属、电子行业涨幅领跑,分别达73.46%、70.82%和54.46%,行业普涨态势凸显市场活力。
  指数的攀升也让股民感触颇深。去年刚入市的股民小李,在手机上见证了沪指从2689点到4000点的过程,“看着指数跳上4000点的瞬间,手都有点抖,最直观的感受是踏实,政策托底的感觉很明显。”
  拥有20年股龄的老王则更为理性,他持仓中2015年牛市顶峰买入的股票终于回到成本线,收盘前他选择卖出部分仓位,“经历过太多牛熊市转换,现在的原则是部分止盈、降低仓位、冷静观察。”
  “科技牛”成色凸显
  在“科技牛”的带动下,A股科技板块年内迎来普涨行情,成为推动指数上行的核心动力。从指数表现看,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亮眼,1月2日至10月27日的196个交易日内,区间累计涨幅达50.08%。
  个股层面,多家科技龙头企业股价飙升。寒武纪年内股价大涨132.63%,曾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10月28日报收1478.58元,总市值6234.95亿元;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千亿市值科技企业同样表现突出,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分别达249.5%、312.06%,龙头效应显著。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当前传统行业面临经营困难与产能过剩问题,而科技创新行业欣欣向荣,吸引大量资本流入,“这轮科技股行情有望贯穿整个牛市,并非短期行情。”
  科技企业IPO进程的提速,进一步为“科技牛”注入动能。今年6月18日,科创板“1+6”政策措施落地,设置科创成长层并推出6项配套举措,增强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制度包容性。在此背景下,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科技企业快速启动IPO程序,且审核效率大幅提升,两家公司IPO获受理至今均不足4个月,已顺利过会并进入提交注册阶段,为科技板块注入新鲜血液。
  “长钱长投”生态渐成
  中长期资金的“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长钱长投”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特征,为A股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10月27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明确提出,要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长期投资产品与风险管理工具,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从资金规模看,机构资金持续入市。截至2025年8月末,公募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25万亿元,环比增长3.36%再创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达5.55万亿元,环比增长12.76%,混合型基金规模达4.16万亿元,环比增长8.69%,权益类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机构资金对A股的长期信心。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中长期资金入市改变了A股以往暴涨暴跌的格局,是推动沪指突破4000点的重要原因。
  制度建设的完善则为“长钱长投”筑牢基础。2024年,证监会修订实施《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强化“申报即担责”,对撤回上市申请企业“一查到底”,今年抽查的16家IPO企业无一提交撤单申请,“一查就撤”现象得到根本改善,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同时,证监会严肃查处*ST元成和*ST东通等财务造假案件,构建“追首恶、惩帮凶”的综合惩防体系,增强监管震慑力。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稳市机制”建设与投资者回报制度完善,是本轮行情区别于以往的最大特征,也是“慢牛长牛”的制度基石。市场看好慢牛趋势延续
  沪指时隔十年盘中突破4000点,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更标志着A股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市场基础看,十年间A股总市值从52万亿元增至107万亿元,股票数量从2662只增至5440只,融资余额从1.4万亿元增至2.4万亿元,北向资金从千亿规模增至今年三季度末的2.6万亿元,公募基金持股规模从2015年中的2万亿元增至今年年中的7.2万亿元,市场体量、流动性与投资者结构均实现质的飞跃。
  南京证券分析师周正峰将突破逻辑拆解为中长期与短期维度:中长期来看,2024年新“国九条”落地后,监管层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市场提供制度基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深化,高技术制造业、AI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领域成绩斐然,形成产业支撑;居民财富配置向资本市场转移,带来持续流动性。短期来看,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科技龙头三季报亮眼、海外AI产业高景气,共同催生向好表现。
  对于后续走势,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周正峰表示,国内反“内卷”与促内需政策发力供需两端,有望扭转通缩预期、改善企业盈利;海外主要央行进入流动性宽松周期,国内“长钱长投”生态持续完善,将助力市场巩固慢牛趋势。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则强调,沪指突破4000点具有里程碑意义,“既表明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和资本市场改革成果的信心,也是A股进入新一轮牛市的有力佐证,更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外资和养老金等场外资金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