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刷脸”潮流加速渗透银行领域
  近日,在中国农业银行贵阳中南支行的两台ATM机上,正式开通了刷脸取款功能。继年初首台“刷脸取款”ATM在浙江分行成功试点上线后,农行ATM“刷脸取款”推广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已有16家分行完成470台ATM“刷脸取款”上线工作。
  虽然农行是四大国有银行中第一家推出刷脸取款的大行,但在国内银行业并不是第一家。2015年10月15日,招商银行在深圳推出了ATM“刷脸取款”业务;2015年12月7日,兰州银行在兰州也推出ATM“刷脸取款”业务。业内人士表示,“刷脸”潮流正在加速渗透银行领域。
  所谓“刷脸取款”,即用户既不需要银行卡,也不需要手机,刷脸就可以完成取款。以农行为例,用户需要点击农行ATM机“刷脸取款”,对准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然后输入手机号或者身份证号,输入取款金额和密码,就可以完成取款了。
  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ATM“刷脸取款”的推出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有效降低伪卡风险。交易过程中不使用银行卡,银行卡被复制的风险将会大大减少。二是降低设备吞卡数量,减轻基层行负担。三是提升客户体验,较大缓解客户因没带卡而无法取款的局面。四是促进ATM功能升级,为支持“线上开户”等新业务做好准备。
  “刷脸取款”真的安全么?
  尽管人脸识别功能在很多领域已有多年实践,但刷脸取款确是近两年的新玩意儿。不少用户对此最为担心的就是安全性问题。“刷脸取款”真的安全么?
  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农行ATM“刷脸取款”采用高安全的红外双目摄像头活体检测技术,同时实时采集近红外和可见光两种图像,通过分析人脸皮肤的纹理及微小动作带来的光流场的规律变化进行活体检测,是保障人脸识别技术安全性的第一道屏障,可以有效防止恶意用户采用照片、面具、假人甚至是视频伪造真人,欺骗系统。
  其次,取款限额控制,严控风险。ATM刷脸取款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取款领域的一次创新性尝试,为降低安全风险,目前农行ATM刷脸取款系统限定用户每日取款累计不能超过3000元。限额控制一方面在风险发生时,可以将银行和客户的损失降低到可控范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针对刷脸取款系统攻击的成本,从源头上降低了风险。
  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如果单从安全性上来看,刷脸取款要高于实体卡取款,因为刷脸对应的是唯一的人脸,必须本人才能取款;与之相比,实体卡丢失、密码被盗的概率要大很多,尤其是熟人作案事件时有发生。唯一的疑问在于,现在刷脸支付技术是否已经足够成熟。
  “从银行角度来看,刷脸取款的技术引入及系统维护成本较大,而且有大量老年用户难以适应或信任这种取款方式,所以短期内在全国普及的可能性不大。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刷脸取款的确方便了老百姓,不过在技术性已经非常成熟及大面积普及之前,建议大家还是尽量使用实体卡取款,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不轻易将银行卡交由他人,即便是非常熟悉的人。”刘银平提醒说。
  “刷脸时代”要来了
  据统计,我国2016年全年银行卡盗刷投诉共有7095次,累计造成损失高达1.83亿元。甚至个别银行卡持卡用户在卡不离身的情况下,资金仍被盗刷。因此,如何验证用户的真实身份成为金融等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此,生物识别技术被寄予了厚望,现实生活中主要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方法。
  安信证券指出,由于指纹识别技术起步最早,因此占领着生物识别技术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指纹识别的市场占有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国海证券表示,自2014年以来,人脸识别算法取得了较大突破。卷积神经网络算法(CNN)在人脸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CNN算法可以更加有效的提取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因此人脸识别精度得到大幅提升。
  生物识别方法对比专家表示,未来身份查验的主流趋势是人证合一,即刷脸加证件,身份证还是会继续存在。同时,相较于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方式,人脸识别最大的优点在于“非接触性”,可以大大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同时避免指纹机器接触产生的卫生隐患。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51亿元左右。或许在将来,不用手机、不用银行卡,乘火车、坐飞机都可以全靠一张脸。宗禾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