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日本药品不请专家做广告
日本的药品广告中,几乎不会出现医生、专家等“强力推荐”的内容。日本早在1960年就出台了《药机法》。如果广告中存在“不实、夸大、明示、暗示”等情况或“有医生、药剂师、医学研究人员等出现对药效进行保证以促进消费者购买”的情形,将被立即停播并处以罚金。
日本厚生劳动省认为广告是创意活动,可不必拘泥和遵循科学数据,允许夸张表现。另一方面,日本人认为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物,很多药品都有副作用,尤其是西药。所以医生等专业人员介绍某种药物时若只说“疗效显著”而不提及副作用、缺点以及限制条件等,就是误导民众。
也有人质疑:“日本真的没有一个药物广告中出现医生、专家等人物吗?”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日本确实有权威专家推荐药品广告。不过,这类权威专家可不是普通执业医生或者专家,而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级别的权威人物。这样的人全日本只有几个,被所有人熟知。他为自己获得诺奖的研究领域的相关药品做推荐,是客观真实的科学意见而非广告推销词。
若药品广告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并使消费者出现病情耽误等情形,涉事企业将被处以200万日元以下罚款,同时企业法人以及相关责任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特定药品广告要求高度的专业性,如治疗白血病、癌症等的药品,不得有任何夸大和不实之处。否则,即使没有出现消费者健康受损的情况,也要处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100万日元。
(摘自《生命时报》)
日本厚生劳动省认为广告是创意活动,可不必拘泥和遵循科学数据,允许夸张表现。另一方面,日本人认为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物,很多药品都有副作用,尤其是西药。所以医生等专业人员介绍某种药物时若只说“疗效显著”而不提及副作用、缺点以及限制条件等,就是误导民众。
也有人质疑:“日本真的没有一个药物广告中出现医生、专家等人物吗?”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日本确实有权威专家推荐药品广告。不过,这类权威专家可不是普通执业医生或者专家,而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级别的权威人物。这样的人全日本只有几个,被所有人熟知。他为自己获得诺奖的研究领域的相关药品做推荐,是客观真实的科学意见而非广告推销词。
若药品广告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并使消费者出现病情耽误等情形,涉事企业将被处以200万日元以下罚款,同时企业法人以及相关责任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特定药品广告要求高度的专业性,如治疗白血病、癌症等的药品,不得有任何夸大和不实之处。否则,即使没有出现消费者健康受损的情况,也要处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100万日元。
(摘自《生命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