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强监管是整治信用卡市场乱象有效药方
近日,上海银保监局接连公布六则行政处罚,工行、建行、招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及上海银行等六家银行因信用卡业务违规,合计被罚190万元。此次上海银保监局对银行信用卡业务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再度引发社会对信用卡乱象的关注。
信用卡业务近几年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信用卡已经深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成为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产品。不过,跑马圈地式的发展不仅引发了卡主消费被分期等多种乱象,也隐藏着居民杠杆率过高、信用卡过度授信等风险。银行环节问题也不少,如授信随意、发卡对象混乱、收费陷阱、刷卡超限不提醒、只宣传好处等等,安全隐患如影随行,恶意透支案件也爆发式增长,均成为近年信用卡行业背后的乱象。
由于各家银行无序竞争,都在争抢银行卡这块大蛋糕,为了追求办卡的数量,竞相降低办卡门槛,对申领人的身份、经济来源和收入情况审核不严,也是我国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普遍问题。
而如今“信用卡危机”的爆发已经与“共债风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信用卡的风险可能已经不是用卡本身所引发的,而是由消费金融、P2P、网贷等渠道共同构成,一旦其它渠道被严格监管和整治,最终压力都会落到信用卡业务上,这对于信用卡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商业银行要合法合规严格发卡。信用卡业务出自商业银行,受到行业监管的约束,要比其它消费贷款的管理更为规范。因此,一方面要整治和肃清大量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下带来的行业乱象,另一方面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理念也要有所提升,不要再以“提额”作为挽留用户的手段,对于违规用卡要严格监控并予以降额、停卡等措施,同时还应提升信用卡运营理念,从过去产品、营销、风险等业务流程的割裂模式向“产品-营销-风险”一体化模式转变,将场景营销、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一并纳入到信用卡业务链条。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信用卡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必须切实履行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严把产品或服务入市关口,从源头上杜绝不利甚至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设计。要完善信用评分体系,对申请人进行差异化授信与定价。个人信用评分体系不仅可用于信用卡产品线的风险管理,还可以作为差异化授信与风险定价的参考依据。卡债危机爆发国家与地区多要求信用卡公司根据持卡人信用状况进行评分、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差异化授信与定价。
其次,监管部门应规范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流程,避免因销售误导而损害消费者权益。政府以及监管部门要建立并持续完善信用风险数据共享机制。可以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及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信用卡公司、互联网金融等公司间信用风险数据的互通共享。同时要健全信用卡行业法律体系。
最后,要引导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理性消费。信用卡过度消费的起因是贪婪,操作中一切取巧和侥幸的心理,都必然导致加重债务负担,超过收入水平去还款必须调整合理的还款方式和额度,“卡奴”们的当务之急应是停止过去所有的错误行为。对可能触及刑事责任,要主动根据经济承受力,沟通和偿还,配合银行和刑事相应政策,充分认识法律宽严相济的警示和教育。
信用卡业务近几年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信用卡已经深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成为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产品。不过,跑马圈地式的发展不仅引发了卡主消费被分期等多种乱象,也隐藏着居民杠杆率过高、信用卡过度授信等风险。银行环节问题也不少,如授信随意、发卡对象混乱、收费陷阱、刷卡超限不提醒、只宣传好处等等,安全隐患如影随行,恶意透支案件也爆发式增长,均成为近年信用卡行业背后的乱象。
由于各家银行无序竞争,都在争抢银行卡这块大蛋糕,为了追求办卡的数量,竞相降低办卡门槛,对申领人的身份、经济来源和收入情况审核不严,也是我国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普遍问题。
而如今“信用卡危机”的爆发已经与“共债风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信用卡的风险可能已经不是用卡本身所引发的,而是由消费金融、P2P、网贷等渠道共同构成,一旦其它渠道被严格监管和整治,最终压力都会落到信用卡业务上,这对于信用卡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商业银行要合法合规严格发卡。信用卡业务出自商业银行,受到行业监管的约束,要比其它消费贷款的管理更为规范。因此,一方面要整治和肃清大量打着“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下带来的行业乱象,另一方面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理念也要有所提升,不要再以“提额”作为挽留用户的手段,对于违规用卡要严格监控并予以降额、停卡等措施,同时还应提升信用卡运营理念,从过去产品、营销、风险等业务流程的割裂模式向“产品-营销-风险”一体化模式转变,将场景营销、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一并纳入到信用卡业务链条。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信用卡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必须切实履行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严把产品或服务入市关口,从源头上杜绝不利甚至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设计。要完善信用评分体系,对申请人进行差异化授信与定价。个人信用评分体系不仅可用于信用卡产品线的风险管理,还可以作为差异化授信与风险定价的参考依据。卡债危机爆发国家与地区多要求信用卡公司根据持卡人信用状况进行评分、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差异化授信与定价。
其次,监管部门应规范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流程,避免因销售误导而损害消费者权益。政府以及监管部门要建立并持续完善信用风险数据共享机制。可以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及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信用卡公司、互联网金融等公司间信用风险数据的互通共享。同时要健全信用卡行业法律体系。
最后,要引导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理性消费。信用卡过度消费的起因是贪婪,操作中一切取巧和侥幸的心理,都必然导致加重债务负担,超过收入水平去还款必须调整合理的还款方式和额度,“卡奴”们的当务之急应是停止过去所有的错误行为。对可能触及刑事责任,要主动根据经济承受力,沟通和偿还,配合银行和刑事相应政策,充分认识法律宽严相济的警示和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