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农民工人口红利真的在消失吗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刊登农民工问题研究者歆远的文章说,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总量增速回落特别是进城农民工的减少,引发不少人对农民工人口红利消失的担忧。
流行的观点是,人口红利就是人口年龄结构红利,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事实上,当劳动年龄人口处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时,即便其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也不会释放出太多人口红利,反倒是伴随着大量农民工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三产业时,我国的人口红利才出现了爆发式释放。数据显示,2018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工在持续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在持续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人口红利的本质不完全在于人口数量,而更多在于人口做出的贡献大于其消耗的成本。《报告》显示,2018年,农
民工月均收
入3721元,
这仅分别相当于当年城镇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90.0%和54.1%。这样的差距,还是在这些年来不少人感慨农民工工资上涨得太快的情况下产生的。农民工为城市做出的显性和隐性贡献都是巨大的。
农民工通过些许工资上涨、福利改善等,从自己巨大的贡献中分享了其中一部分——这绝不应当是论证所谓人口红利消失的理由,而是社会发展进步大势所趋的重要标志。
流行的观点是,人口红利就是人口年龄结构红利,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事实上,当劳动年龄人口处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时,即便其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也不会释放出太多人口红利,反倒是伴随着大量农民工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三产业时,我国的人口红利才出现了爆发式释放。数据显示,2018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工在持续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工在持续增加。
更为重要的是,人口红利的本质不完全在于人口数量,而更多在于人口做出的贡献大于其消耗的成本。《报告》显示,2018年,农
民工月均收
入3721元,
这仅分别相当于当年城镇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90.0%和54.1%。这样的差距,还是在这些年来不少人感慨农民工工资上涨得太快的情况下产生的。农民工为城市做出的显性和隐性贡献都是巨大的。
农民工通过些许工资上涨、福利改善等,从自己巨大的贡献中分享了其中一部分——这绝不应当是论证所谓人口红利消失的理由,而是社会发展进步大势所趋的重要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