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热点问答 	
					
										
										  新片区承担哪些历史使命,如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回答了热点问题。 
问:上海自贸试验区原来的定位是打造“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临港新片区的定位是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如何理解这两个定位上的不同?
魏建国:临港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所谓“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指它应比其他自贸区更加开放与自由,在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上要有新突破。
上海从改革开放以来是有所落后的,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可以视为新一轮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再出发”。
问:临港新片区承担着哪些使命?
魏建国:我认为,临港新片区承担着三大历史使命。
第一是全球化的新支撑。中国积极支持全球化,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不过,当前世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涌动,全球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化。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是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的重要宣誓。
第二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需要推动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中国正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倒逼高质量发展。临港新片区首次在一个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就产业发展做出了整体部署。
第三是金融开放的新高地。自贸区是个大引擎,金融是燃料,现有的12个自贸区在金融领域都有一些探索,但实际上与伦敦金融城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力,临港自贸区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问:以前的自贸区主要侧重于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与开放,但临港明显更侧重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魏建国:眼下中国仍属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亟需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临港片区方案明确提出,集聚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我国高质量发展急需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技术。从全球产业链的视角来看,这里强调的不是笼统的产业,而是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这正是中国的短板,也是从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产业链更高端的重要方向。
未来临港有可能在税费减免、土地供给、人才吸引等方面出台更有力的措施,下一步上海极有可能在临港形成一个世界性的产业高度发达、投资贸易极度便利的巨大的现代化高端制造集聚区。
问:如何理解临港新片区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魏建国:这种根本的制度变革必须做到五个“自由”,即投资自由、货物流动自由、人员流动自由、资金流动自由、信息流动自由。
在投资上,临港不光要大力吸引外资,也要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货物流动需要海关等领域进一步放松监管。从法国红酒、西班牙火腿到瑞士手表,中国日益增长的4亿多中产阶级市场消费能力,对全球而言都是无法错过的机会。
资金方面,能否推动资本项下的进一步开放,临港应当考虑在金融领域实施大胆改革。比如放开存款利率,进一步放松国外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优化外汇管理,放松对外投资审批等等。武雯婕缴翼飞
					
					
					
					
					
                问:上海自贸试验区原来的定位是打造“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临港新片区的定位是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如何理解这两个定位上的不同?
魏建国:临港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所谓“特殊经济功能区”,是指它应比其他自贸区更加开放与自由,在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上要有新突破。
上海从改革开放以来是有所落后的,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可以视为新一轮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再出发”。
问:临港新片区承担着哪些使命?
魏建国:我认为,临港新片区承担着三大历史使命。
第一是全球化的新支撑。中国积极支持全球化,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不过,当前世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涌动,全球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更深入地融入全球化。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是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的重要宣誓。
第二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需要推动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中国正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倒逼高质量发展。临港新片区首次在一个自贸区总体方案中就产业发展做出了整体部署。
第三是金融开放的新高地。自贸区是个大引擎,金融是燃料,现有的12个自贸区在金融领域都有一些探索,但实际上与伦敦金融城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力,临港自贸区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问:以前的自贸区主要侧重于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与开放,但临港明显更侧重于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魏建国:眼下中国仍属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亟需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临港片区方案明确提出,集聚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我国高质量发展急需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技术。从全球产业链的视角来看,这里强调的不是笼统的产业,而是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这正是中国的短板,也是从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产业链更高端的重要方向。
未来临港有可能在税费减免、土地供给、人才吸引等方面出台更有力的措施,下一步上海极有可能在临港形成一个世界性的产业高度发达、投资贸易极度便利的巨大的现代化高端制造集聚区。
问:如何理解临港新片区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魏建国:这种根本的制度变革必须做到五个“自由”,即投资自由、货物流动自由、人员流动自由、资金流动自由、信息流动自由。
在投资上,临港不光要大力吸引外资,也要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货物流动需要海关等领域进一步放松监管。从法国红酒、西班牙火腿到瑞士手表,中国日益增长的4亿多中产阶级市场消费能力,对全球而言都是无法错过的机会。
资金方面,能否推动资本项下的进一步开放,临港应当考虑在金融领域实施大胆改革。比如放开存款利率,进一步放松国外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优化外汇管理,放松对外投资审批等等。武雯婕缴翼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