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解决融资难题
8月22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黄荣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上发布了《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指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提升企业自身品牌价值和诚信度
虽然感到融资难、融资贵的民企500强企业数量在持续增长,但是《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在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整体来看,民营企业500强融资方式延续了去年的多样性,融资方式更趋于理性、合理,在融资渠道上更偏向于多种融资渠道并举,丰富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加大了资本市场运作力度,降低了整体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规避债务风险的能力
具体来看,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新增投资的资金来源仍以自有资金、银行借贷为主,运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力度有所提升。其中,新增投资资金来自于自有资金的企业达到454家,较上年增加2家;新增投资资金来自于银行借的企业共有375家,较上年减少1家;新增投资资金来自于资本市场融资2的企业数量达到254家,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值,较上年增加了64家,增幅为33.68%;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企业为122家,较上年减少5家,降幅为3.94%;获得政府资助的企业为44家,较上年增加了7家,增幅为18.92%;新增资金来自于民间借贷的企业共6家,较上年增加了4家。
而在银行借贷方面,多位民企500强代表表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价值和诚信度,同时,要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据了解,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品牌建设与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商标总量均较上年有较大增长。
2018年民营500强拥有的国内外商标总量达145959个,较上年增加42049个,增幅为40.47%。其中,国内商标数量合计119555个,较上年增长47.76%;国外商标数量合计3407个,较上年增长14.81%。2018年,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商标数量达到292个,较上年增加84个,增幅为40.47%。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强度两项指标整体均继续呈上涨趋势。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突出。
从研发人员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逐淅升高,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中,填报拥有研发人员的企业有409家,较上年增加14家,较上年增长3.54%。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排名前五的企业研发费用均超过100亿元。其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1015亿元研发费用继续位居榜首,为其他4家企业研发投入之和的17倍。
除了增加企业自身的含金量外,民企呼声较高的是希望出台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的产融结合制度。
“融资难、融资贵是近年来民营企业普遍面对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对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生态环保企业,大多数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期待在生态环保领域出现更多绿色金融创新,通过产融结合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民企500强上榜企业亿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推出适合生态治理的长周期、低成本政策性贷款产品;加快建立绿色信贷补贴制度,支持生态治理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推动自然资产产权担保、抵质押贷款;鼓励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给予绿色通道等。
此外,亿利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期待生态产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使生态与其他市场要素平等参与资源配置。王晓慧
提升企业自身品牌价值和诚信度
虽然感到融资难、融资贵的民企500强企业数量在持续增长,但是《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在充分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整体来看,民营企业500强融资方式延续了去年的多样性,融资方式更趋于理性、合理,在融资渠道上更偏向于多种融资渠道并举,丰富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加大了资本市场运作力度,降低了整体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规避债务风险的能力
具体来看,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新增投资的资金来源仍以自有资金、银行借贷为主,运用资本市场融资的力度有所提升。其中,新增投资资金来自于自有资金的企业达到454家,较上年增加2家;新增投资资金来自于银行借的企业共有375家,较上年减少1家;新增投资资金来自于资本市场融资2的企业数量达到254家,达到近几年来的最高值,较上年增加了64家,增幅为33.68%;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企业为122家,较上年减少5家,降幅为3.94%;获得政府资助的企业为44家,较上年增加了7家,增幅为18.92%;新增资金来自于民间借贷的企业共6家,较上年增加了4家。
而在银行借贷方面,多位民企500强代表表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要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价值和诚信度,同时,要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据了解,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品牌建设与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内外商标总量均较上年有较大增长。
2018年民营500强拥有的国内外商标总量达145959个,较上年增加42049个,增幅为40.47%。其中,国内商标数量合计119555个,较上年增长47.76%;国外商标数量合计3407个,较上年增长14.81%。2018年,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商标数量达到292个,较上年增加84个,增幅为40.47%。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强度两项指标整体均继续呈上涨趋势。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突出。
从研发人员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逐淅升高,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中,填报拥有研发人员的企业有409家,较上年增加14家,较上年增长3.54%。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排名前五的企业研发费用均超过100亿元。其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1015亿元研发费用继续位居榜首,为其他4家企业研发投入之和的17倍。
除了增加企业自身的含金量外,民企呼声较高的是希望出台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的产融结合制度。
“融资难、融资贵是近年来民营企业普遍面对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对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生态环保企业,大多数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期待在生态环保领域出现更多绿色金融创新,通过产融结合促进绿色产业健康发展。”民企500强上榜企业亿利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如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研究推出适合生态治理的长周期、低成本政策性贷款产品;加快建立绿色信贷补贴制度,支持生态治理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推动自然资产产权担保、抵质押贷款;鼓励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给予绿色通道等。
此外,亿利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期待生态产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使生态与其他市场要素平等参与资源配置。王晓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