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复旦开了门“似是而非”课
据微信号“新民晚报”10月16日报道,如何识别身边的谣言,这个学期,复旦大学多个学科的教授走上讲台,开设了一门新通识课程,名字就叫“似是而非”,向学生阐述什么是“伪科学”。
这门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的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
在“似是而非”的课堂上,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究竟什么是“伪科学”?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楼红卫说,“对与不
对”,不在于论据
的对错,而是在
于从论据“死在
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他同时指出,“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楼红卫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这门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的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
在“似是而非”的课堂上,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究竟什么是“伪科学”?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楼红卫说,“对与不
对”,不在于论据
的对错,而是在
于从论据“死在
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他同时指出,“这种逻辑上的错误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经不起争论,却让人印象深刻并难以抗拒。”楼红卫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提供一些思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