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美联储再度“放水”中国怎么办?
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降息25个基点。消息一出,全球多家央行宣布跟进。面对各国央行一波接一波地降息,中国央行跟与不跟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距离上次降息刚刚过去一个多月,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50%-1.75%。至此,美联储年内已三度降息。
降息消息出来后不久,美股尾盘三大股指拉升。截至收盘,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标普500涨0.33%,再度收创历史新高,道指涨近120点,纳指涨0.33%。
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美联储共加息4次,而进入2019年后,美联储已分别于8月和9月两次宣布降息,降息幅度都是25个基点。
实际上,在今年全球经济放缓的大形势下,美国经济也开始表现出挣扎的迹象。
美联储10月16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月下旬以来,美国经济活动整体以温和速度扩张,但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部分辖区经济活动构成拖累。
10月24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炮轰”美联储。特朗普表示,如果美联储不降低利率,甚至在理想情况下不采取刺激措施,就是它的失职。“美联储加息加得太快,降息降得太慢了!”
安本标准投资经济学家麦凯恩(JamesMaCann)认为,与美联储近两次降息相比,通胀、贸易和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这些不利因素正在转化为企业利润前景减弱、投资意愿下降以及就业增长放缓的早期信号。随着美国经济加速放缓的迹象逐步清晰,目前留给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已经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渣打银行预计美联储在12月份还会降息,而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则预计,美联储这次降息会是今年最后一次。
宽松潮继续,多国央行跟进
随着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巴西、中东四国等国央行宣布降息。
巴西央行当地时间30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目前的5.5%下调至5%,再创历史新低。这是巴西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实施降息。
美联储降息对于全球经济有何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奥斯特里认为,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近期采取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会给亚洲经济体带来积极溢出效应,美联储降息可能驱动国际资本继续流向亚太地区。
中国央行跟不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称,市场对于10月美联储降息预期较为充分,整体来看对国内影响有限,国内基本面与政策面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短期内,美联储“扩表+降息”,再加上美国经济趋缓,导致美元短期大幅走强受制约,这利好人民币汇率。不过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实现市场化浮动,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目前对贸易谈判等基本面已较为充分定价,在没有重大、超预期事件冲击前,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平稳运行。
而面对各国央行一波接一波地降息,国内也在讨论中国央行是否跟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特征凸显,美联储利率政策影响弱化。即使美联储降息,国内也大概率不会跟进。
此前,10月21日,中国央行公布10月LPR报价——1年期(4.2%)和5年期以上(4.85%)报价均持平于9月。中金公司认为,LPR不再下调,显示官方政策立场趋于中立。不排除货币政策开始更多受到近期CPI上升较快制约。9月CPI“触3”,虽然完全受猪肉价格急速上升推动,但基于央行近期与市场的沟通,可能仍然是货币政策制定的一个考虑因素之一。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10月15日在一场发布会上谈到,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但是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央行需要关注预期的变化,更多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来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释放出稳健的信号。
对于中国是否有必要跟进降息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9月份曾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物价方面也在比较温和的区间,中国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要稳当前,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和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注意保持杠杆率稳定,使得整个社会债务在一个可持续水平。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中国政策需打出组合拳。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后续受存栏供给紧缺,仍将带动CPI高位运行,一定程度上制约货币宽松空间。但是今年美联储的三次降息和其他央行的降息潮为中国货币政策预留了空间。防风险任务也不会让货币过度宽松。统筹兼顾防通胀、防风险、稳增长、稳汇率、促转型等多个目标,需财政政策、供给侧政策等共同发力。万可义
距离上次降息刚刚过去一个多月,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50%-1.75%。至此,美联储年内已三度降息。
降息消息出来后不久,美股尾盘三大股指拉升。截至收盘,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标普500涨0.33%,再度收创历史新高,道指涨近120点,纳指涨0.33%。
美联储年内第三次降息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美联储共加息4次,而进入2019年后,美联储已分别于8月和9月两次宣布降息,降息幅度都是25个基点。
实际上,在今年全球经济放缓的大形势下,美国经济也开始表现出挣扎的迹象。
美联储10月16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月下旬以来,美国经济活动整体以温和速度扩张,但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部分辖区经济活动构成拖累。
10月24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炮轰”美联储。特朗普表示,如果美联储不降低利率,甚至在理想情况下不采取刺激措施,就是它的失职。“美联储加息加得太快,降息降得太慢了!”
安本标准投资经济学家麦凯恩(JamesMaCann)认为,与美联储近两次降息相比,通胀、贸易和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这些不利因素正在转化为企业利润前景减弱、投资意愿下降以及就业增长放缓的早期信号。随着美国经济加速放缓的迹象逐步清晰,目前留给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已经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渣打银行预计美联储在12月份还会降息,而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则预计,美联储这次降息会是今年最后一次。
宽松潮继续,多国央行跟进
随着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巴西、中东四国等国央行宣布降息。
巴西央行当地时间30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目前的5.5%下调至5%,再创历史新低。这是巴西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实施降息。
美联储降息对于全球经济有何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副主任奥斯特里认为,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近期采取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会给亚洲经济体带来积极溢出效应,美联储降息可能驱动国际资本继续流向亚太地区。
中国央行跟不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分析称,市场对于10月美联储降息预期较为充分,整体来看对国内影响有限,国内基本面与政策面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短期内,美联储“扩表+降息”,再加上美国经济趋缓,导致美元短期大幅走强受制约,这利好人民币汇率。不过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实现市场化浮动,汇率弹性明显增强,目前对贸易谈判等基本面已较为充分定价,在没有重大、超预期事件冲击前,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平稳运行。
而面对各国央行一波接一波地降息,国内也在讨论中国央行是否跟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特征凸显,美联储利率政策影响弱化。即使美联储降息,国内也大概率不会跟进。
此前,10月21日,中国央行公布10月LPR报价——1年期(4.2%)和5年期以上(4.85%)报价均持平于9月。中金公司认为,LPR不再下调,显示官方政策立场趋于中立。不排除货币政策开始更多受到近期CPI上升较快制约。9月CPI“触3”,虽然完全受猪肉价格急速上升推动,但基于央行近期与市场的沟通,可能仍然是货币政策制定的一个考虑因素之一。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10月15日在一场发布会上谈到,当前中国并不存在持续通胀或者是通缩的基础,但是也要防止通胀预期扩散,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央行需要关注预期的变化,更多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来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释放出稳健的信号。
对于中国是否有必要跟进降息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9月份曾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物价方面也在比较温和的区间,中国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稳健的取向,要稳当前,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和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注意保持杠杆率稳定,使得整个社会债务在一个可持续水平。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中国政策需打出组合拳。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后续受存栏供给紧缺,仍将带动CPI高位运行,一定程度上制约货币宽松空间。但是今年美联储的三次降息和其他央行的降息潮为中国货币政策预留了空间。防风险任务也不会让货币过度宽松。统筹兼顾防通胀、防风险、稳增长、稳汇率、促转型等多个目标,需财政政策、供给侧政策等共同发力。万可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