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前三季度减税降费1.78万亿元改革红利显现
  2019年过去四分之三,减税降费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5109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2725亿元。
  刺激生产,制造业迎减税利好
  作为今年减税降费的“主菜”,前三季度,增值税改革带来的新增减税达到7035亿元,占同期新增减税降费总额近4成。其中,去年5月1日调整增值税税率翘尾减税1184亿元,今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减税5851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表示,对照此前提出的“确保制造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确保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要求,前三季度,各行业门类税负水平,同比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西门子(中国)税务经理郭斯表示:“作为制造业企业,现金流非常重要。而降税率使我们从下游采购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抵扣范围的扩大,以及附加税费减少等,对减轻我们现金流的压力是非常明显的。”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课题组研究报告认为,对制造业企业以及民营经济有差别的减税降费,如针对创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费减免,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特别是针对民营经济的减税降费政策,对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税务部门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9.3%,增幅较2018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这一举措不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税负的降低,更是极大刺激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通过产业和产品升级,进一步巩固其长期的竞争力。
  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92.2%的纳税人认为减税降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
  其中,前三季度,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9644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64%,受益最大。
  消费提速,人均减税1764元
  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的同时,也为个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前三季度,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新增减税4426亿元,累计人均减税1764元。
  海通证券测算,今年居民部门减税降费1万亿元左右,可以增加7000亿元的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增速2%,足以把社会消费总增速从年初的8%提升到年底的10%以上。
  同时,减税降费政策还增强了创业的意愿,提高了市场主体活跃度,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办理过涉税事项的有776.7万户,月均新增86.3万户。
  不过,前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提醒,通过个税减免来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并非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长久之计。最终还应通过市场化改革和体制机制的突破来实现居民收入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进而拉动居民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
  财政承压,税收收入同比大幅回落
  “根据推算,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出预期,其效应已经显现并将持续放大。”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此前表示。
  不过,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对税收收入的减收影响较为明显。蔡自力介绍,前三季度全国税务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12658亿元,增长0.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9个百分点。
  其中,地方财政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前三季度,包括广东、江苏、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财政收入增速出现放缓,重庆、黑龙江和甘肃三地则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近日透露,为支持地方财政平稳运行,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力度是近几年最大的。截至9月末,除据实结算和应急救灾支出外,其他转移支付已基本下达完毕。
  与此同时,国务院还出台了减税降费“打补丁”政策。10月9日印发的《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明确提出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三项改革举措。
  “通过适时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将部分条件成熟的中央税种作为地方收入,也可以增强地方应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能力,保证地方落实减税降费的积极性。”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陶凤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