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中国家电巨头如何海外求生?
  经历百年技术进化的家电产品,技术变革大多已经接近顶峰。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说,面向海外市场寻求出路是唯一的答案。
  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海外,中国打造的品牌只占据了近3%的市场份额。中国家电企业长期依赖加工和出口创汇战略,而忽视品牌的海外打造,使得中国家电巨头品牌在海外几乎难觅其踪。不过,在诸多白电企业出海案例中,海尔智家(原名:青岛海尔)鹤立鸡群,占据了中国家电品牌在海外的86.5%市场份额,成功的出口帮助海尔智家实现了巨大的增长。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海尔智家启动于二十多年前的海外战略。所以,海尔智家是怎么做的?
  海尔智家:真正全球化的中国品牌
  规模与网络:覆盖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及地区首先,对任何一个制造业公司来说,规模是最关键的要素。在这一点上,海尔智家已经占据了先机。海尔智家覆盖了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布局了“10+N”的开放研发体系,全球122个制造中心,其中海外布局54个。与另两家白电巨头——格力、美的对比,无论是供应链分布的安全性,还是研发中心在诸多科技高地中的布局,亦或是营销中心和渠道的分配,都显得棋高一着。海尔智家的基础设施、研发与营销中心分布比较光,意味着任何单一市场的波动风险和政策影响,都不会使海尔智家受到巨大冲击。
  比较之下,无论格力还是美的,海外业务占比远远落后:如果不考虑美的的库卡机器人的跨界业务,据2019半年报数据显示,美的海外营收占比为40%,格力的海外业务占比仅为9%,而海尔智家的海外营收已经高达47%。据公开路演材料显示,2018年,海尔智家连续7年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名,在大型家电市场占据13.3%市场份额,在四个大洲位居前二。其中——亚洲市场份额第一;中东、北美、澳洲第二;拉美第六;欧洲第九(收购意大利品牌candy之后目前排名第五)。
  品牌集群效应:海外收入100%为自有品牌与那些贴牌代工的对手不同的是,海尔智家全球业务中,100%都是自有品牌。在专注打造高端品牌卡萨帝之后,通过并购和自创品牌,海尔智家目前形成了全球化运营的七大品牌。
  海尔智家的全球化秘方
  事实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发现海尔智家的全球化策略,与其他白电公司存乎巨大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六大维度。
  定位:“自主品牌+本土化运营”。海尔智家的海外并购基本原则是轻度整合:保持自主品牌,确保被并购后的全球化,独立运营,和对管理层的稳定。这样的并购好处是,减少了对于海外并购的巨大阻力,直接提升了海尔海外市场品牌的完整性。从路径来说,海尔集团2011年斥资近八亿,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洗衣机和家用电器,并于2015年注入上市公司海尔智家。随后海尔智家于2016年收购通用电气家电(GEA)业务,于2018年收购斐雪派克(FPA)。在海尔智家一路不停的买买买的时候,行业内其他对手都还在专注出口创汇。
  路径“建厂+并购”实现本土自主化。如果观察三大白电巨头,我们能够看出海尔智家在建厂和并购上的高瞻远瞩。持续不断的增长,来自于海尔智家对于海外市场和资本开支的不断投放。海尔智家坚持自主品牌和本土化运营,海外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自主品牌出口,已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家电零售量第一。
  品牌:打造自主品牌集群与格力和美的对比起来,海尔智家算的上真正的国际化投产和制造品牌。
  并购策略:看重营销网络、看中用户份额。如果站在2019年的今天去看海尔智家的海外布局,我们会清晰地发现,其全球化战略已经基本成型:伴随着海尔,卡萨帝,统帅,美国GEA,新西兰斐雪派克,日本三洋AQUA,意大利Candy七大家电品牌全球化协同发力的局面,美的和格力两个竞争对手已经被落得很远。经过数次海外并购,海尔智家已经构建起全球最大的产业集群,实现对全球市场社群覆盖。2019年三季报,海尔智家的海外营收已经超过47%,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家电品牌。
  资本策略:海外市场上市募资,支撑海外投资。我们不要忘了,海尔智家在欧洲的重要战略目标:即到2022年,海尔智家成为欧洲前五名,市场份额增至5%。该目标在如今2019年收购Candy交割不满一年时间既已实现,提前三年实现目标。
  研发:侧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海尔当前已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墨西哥以及印度建立了10大研发中心,搭建了“10+N”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形成遍布全球的资源互通网络。康雨桐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