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井喷的赛事下沉的赛道
马拉松背后的“奔跑经济”
  11月3日,42.195公里,不同口音、肤色、年龄的3万人,由天安门广场跑至奥森公园,他们是18.1%北京马拉松中签率下的幸运儿。就在同一天,中国马拉松官网显示全国各地有13场赛事正在举办,而这个数字在2010年,是全国一年的马拉松赛事量。如今这项运动已演化成一门各方竞相追逐的体育产业。
  体育媒体“爱燃烧”提供的跑者大数据显示,2018年跑步总消费为人均12287元,42%的钱花在了装备上,41%花在了报名、旅行和住宿上,剩下的约16%用于训练。据了解,2018年全程马拉松项目的报名费从80元到240元不等。从“爱燃烧”所描摹的人群画像来看,中国核心跑者的平均年龄为38.3岁,平均年收入达15.6万元,男性占比超过80%。“头部跑者一般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白领,能够负担往返差旅的也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薪阶层及以上人员。”奥巴巴体育科技公司极简训练创始人、知名赛事运营者奥巴巴介绍说。
  但也不是所有的跑者都在装备上花这么多钱。这次北马中,53岁的薛继荣以2小时59分52秒的全马枪声成绩“破三”,跑出了他的PB(“个人最佳成绩”)。他穿着一套普通的速干运动服和一双370元的跑鞋,别无其他。
  “一般的赛事有一半左右是本地人,涵盖各个职业和年龄层,所以不用把马拉松标签化,这是全民健身最容易开展的一项运动。”奥巴巴表示。
  由东向西,由沿海到内陆,一座座城市紧密追随着马拉松奔跑的脚步,马拉松能给城市带来什么?
  最直接的是城市品牌传播度。在跑友圈里,西安和无锡成为今年大家提及次数最多的“口碑跑城”。
  一场赛事释放的红利“诱惑”马拉松向下延伸。在河北河间、山东莒县、河南桐柏、安徽灵璧,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三四线城市也期待通过马拉松事件推广城市名片。奥巴巴说,云南是马拉松运动推广普及地域最广的省份,去年开展的100天100场马拉松,从雪山、梯田到江河,开辟了云南16个州市的100条美丽乡村马拉松路线,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
  《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赛事、300以上越野赛事)共计1581场,累计参赛人次583万。今年6月,国际田联发布的《中国路跑运动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消费总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288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元。
  (摘自《中国青年报》)

版权所有:城市金融报社 备案号:陕ICP备12000252号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南路3号 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9668757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21 邮发代号:51-40 广告经营许可证:陕工商广字01-013 城市金融网网址:WWW.CSJRW.CN